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葩
年过古稀的陈铁健神情健朗。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陈独秀研究会原会长,他在陈独秀研究的极力推动和学术贡献上,做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四月末,他在凤凰卫视做的题为《风雨独秀》的讲述,影响深远。五月四日,海南日报记者借研讨会召开之机,与这位严谨的史学家进行了一番对话。
晚年陈独秀 |
陈独秀研究专家陈铁健
重估陈独秀著作言论的历史与学术价值
海南周刊:您刚才谈到,1949-2009年60年间,陈独秀著作出版经历了内部限制印发与公开出版发行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前一个阶段,陈独秀作为戴着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反党、托陈取消派、叛徒、反共产国际、反革命、汉奸、间谍等9顶帽子的反面人物,他的著作只供少数人批判,而无法与广大读者见面。1980年代后,随着历史问题的拨乱反正,陈独秀的8顶帽子已陆续摘掉,他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人物。
陈铁健:这个结果确实很不容易,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走到今天这一步。2004年4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念任弼时百年诞辰讲话中郑重地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改作“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右倾错误”。而1984-1993年间,三卷本《陈独秀著作选》相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写于1991年12月的“编辑说明”中说:“对于陈独秀诋毁中国共产党,诬蔑工农红军和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错误言论,本书全文照录,不予删节,以供读者研究和批判”。其实,在我看来,这部分言论虽不免有误,却可窥见历史的真实面貌。对照近年公布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档案文件,人们可以追溯历史进程的清晰脉络和重大情节,重估这些言论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不是仅靠口诛笔伐的政治大批判能够了结的。
晚年重竖科学民主旗帜
海南周刊:近年披露的档案表明,陈独秀晚年继续坚持思想启蒙,重竖科学民主旗帜,提出了一系列有强烈震撼力的独到见解,具有普世价值,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您的研究看来是这样吗?
陈铁健: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从1901年留学日本寻找救国救民的道理开始,就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且几乎参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他认为,民主主义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是“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对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未来世界,将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制以至全民民主制”。
陈独秀晚年经过反思提出的主要论点是,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他肯定“前期”苏俄,否定“后期”苏俄。斯大林在苏俄的恐怖专政,是苏俄制度造成而非个人品质问题;“任何独裁制度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可能分离的”。没有民主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相成而非相反;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绝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苏联早已不是社会主义。 胡适读过陈独秀的这些“最后见解”,称其为“终身反对派”。
现在,半个世纪过去,陈独秀上述论断有些被证明是卓识远见。国民政府认为他攻击斯大林,有碍联苏抗日,下令禁刊陈独秀的文章。已经排除王明影响的中共中央,托朱蕴山等人游说陈去延安养老,却也为陈拒绝。托派上海中央猛批陈独秀时,托洛茨基多次派人劝陈独秀赴美参加第四国际领导事务。陈表示在祖国危难之际,他哪里也不去。贫病交加,四面受敌,但陈独秀依然不遗余力地探索变革之道,期望再造中华。
彻底的思想解放者
海南周刊:陈独秀一生跨越了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位在近代中国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而又复杂多变、充满争议的人物。但他勇于思考、弃绝盲从、永不停滞、与时俱进的精神,值得后辈永远追念。
陈铁健:这是毫无疑义的。他常能高瞻远瞩,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相信人类社会进化永无穷期;他坚信包括马克思主义及领袖人物在内,没有“万世师表”的圣人,没有“推诸万世而皆准”的制度和“包医百病”的学说。他是一位彻底的思想解放者。“推倒一世豪杰,扩拓万古心胸”,1903年青年陈独秀所写的这12字座右铭,是他终生奋进的写照。苦难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然而他遗文中蕴含的勇于思考、弃绝盲从、永不停滞的精神,将薪火相传,长留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