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的冬旱正肆虐北方冬麦区,一些省市遭遇数十年一遇的旱灾,其中陕西遭遇20年一遇的旱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抗旱。一场波及半个中国的抗旱大战已经拉开帷幕。
由于这场旱灾波及地带多为冬小麦主产地,因而对今年全国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民以食为天”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而“无粮不稳”也是中国的历史经验,因而,这场旱灾的威胁程度不亚于去年的雨雪冰冻灾害。
从权威气象和农业部门的分析看,此轮北方大范围干旱的直接原因是降水大幅偏少,可是如果以历史的眼光观察,旱灾的间隔缩短、灾情的来而复往,仍然可见环境恶化后的自然报复规律。大自然的规律人力难抗,多年的环境掠夺和生态破坏,冰冻三尺非一日所能融,在环境保护日益关注与强化的当下,也亟需从更多的领域探寻遏制天灾的对策,尤其是人类自身的抗灾能力。
历史常常是今天的一面镜子,经常以镜为鉴,往往能从历史深处找到弥足珍贵的经验。
纵观我国经济史,会发现一部经济史就是一部农业史,一部农业史就是一部农田水利史。秦朝之所以一强独大,兼并六国,离不开雄厚的关中经济,而经济的强势离不开大兴农田水利,司马迁评价当时关中郑国渠时这样说:“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蜀守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惠及当地两千年,天府之国的富庶一度与此息息相关;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至于历朝历代各种河渠水利的建设,更是扼住了防洪抗旱的咽喉,成为沃野千里、走出靠天吃饭模式的关键措施。如此,建国后,共和国投入巨资兴修水利,一为提升抗灾能力,二为驯服灾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央追加的1000亿元投资中,高达200亿投入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
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GDP成为重中之重,立竿见影的效益成为投资首选,因为很多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偏少、融资乏力、欠债很多,所以,一旦发生旱情,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不是病险危重蓄水不足、抗旱乏力,就是临时救急、事倍功半。针对此次旱情,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就指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江西省几年前在遭遇一次大旱后,当地一受灾城市副市长就深刻反思:“大旱灾暴露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欠账太多”,而当地一位副县长更坦承:“如果水库状况良好,汛期蓄足水,干旱时农民生产生活就容易多了。”
这就是反观历史后探寻的一种经验与教训,这就是旱灾之后的一种应有反思。尤其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两工后,资金投入不足更成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因素。水利基础设施在大涝时是抗洪的“防火墙”,在大旱时是抗旱的“及时雨”,在生态环境恢复、自然气候条件改善之前,水利基础设施无疑是经得起考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毕竟,文明发展了几千年的今天,大量的“靠天吃饭”“看雨量收”是对科学与智慧的一种讽刺。
在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公布之际,这场大旱对“三农”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必须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必须从防患于未然的历史智慧中,偿还历史的欠账,偿还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欠账,偿还对环境的欠账,偿还对祖先智慧矢志不渝传承的欠账,大大提升人类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民众的福祉。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