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文化评论

标新立异的学者请常回“家”看看

  歌曲《常回家看看》有性别歧视之嫌?在日前召开的女性维权交流会上,武汉大学罗萍教授表示,“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等歌词反映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争议。(1月4日《华西都市报》)

  《常回家看看》是前几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流行歌曲,这首歌引发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心灵共鸣。

“常回家看看”隐喻着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一种关乎家庭血脉的亲情文化。在我看来,“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等歌词根本就没有特指意义,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

  虽然只是几句歌词,但在罗教授眼里,却成了男尊女卑的表现,我只能说,罗教授的观点实在是新潮得很。有人说这是过度敏感,也有人说这是女权至上,还有人说这是吹毛求疵,而我以为,这压根儿就不是敏感不敏感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学术观点过度标新立异的问题。

  曾几何时,学术观点剑走偏锋成为潮流。这些年,以惊世骇俗的学术观点来吸引公共眼球的专家学者实在太多了,什么“诸葛亮有当皇帝的欲望”、“李清照好酒好色”、“大禹有婚外情”、“司马相如包二奶”、“林黛玉是小富婆”之流,不都是如此吗?就本质而言,罗教授的观点与上面所述并无二致,难逃哗众取宠提高知名度或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诉求的嫌疑。

  专家学者是社会的精英群体,这一群体的言行往往具有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但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学术炒作乐此不疲、趋之若鹜时,就不仅是学术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了。如果脑袋里全是趋炎附势和利益的小算盘,屁股又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象牙塔里专心做学问呢?为了票子、车子和房子,一些专家学者频频走向市场化,依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魄来吸引公众眼球,对这样的标新立异者,我们也就不能指望他们研究出什么来了。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戏言,建议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专家们常回“家”看看,别让学术的田园里荒芜,更不要“闲着无聊,没事儿找事儿”,“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名声赚钱”。

(责任编辑:李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