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年2月10日将举行以色列大选,而饱受哈马斯火箭弹、人肉炸弹骚扰之苦的以色列选民普遍要求政府“强硬一些”(进入专题:以色列大规模空袭加沙)
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空袭已持续3天,在这3天里,哈马斯驻加沙的大批军政首脑丧生,包括平民在内至少310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据以色列方面称,还有40多条从西奈半岛通往加沙地带的走私通道被摧毁。
空袭发生后国际社会作出了谴责暴力的反应,但力度显然不足以让杀红眼的双方重新平静下来:英、美等国素来对哈马斯反感,此时以色列正占上风,他们自然不愿意叫停;包括潘基文在内的多数国际领导人,鉴于暴力的起因是双方积蓄已久的宿怨,以色列固然大打出手、滥施暴力,哈马斯却也单方面拒绝延续停火在前、在一周里不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在后,其阻挠中东和平进程、派遣人肉炸弹和一再对停火食言等“前科”,也让多数可能的调停者裹足。阿拉伯国家固然谴责了以色列,但真正表示支持哈马斯的却只有伊朗等寥寥数国,可见,外因既无意愿、也无能力干预加沙局势,这一地区的前景,只能取决于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态度。
从表面上看,双方都摆出一副大打的架势:哈马斯驻贝鲁特高级代表哈姆丹发布讲话,称中东和平进程已经失败,号召巴勒斯坦人“奋起复仇”;而以色列内阁也通过决议,动员至少6500名预备役军人,随时准备投入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并放出“有可能发动地面战争”、通过“改变加沙政治现状”,一劳永逸地“使以色列民众摆脱哈马斯袭击的梦魇”等狠话。
但另一方面,空袭已经三天,以色列陆军仍按兵不动;哈马斯不但未似惯常那样发动大量自杀性攻击,甚至连“嘴仗”的频率也说不上很高。
以色列总理府发言人雷格夫和外长利夫尼一面发表强硬言论,一面宣称“不会重占加沙地带”、“暂无推翻哈马斯的计划”,并称战事只会“再持续几天”。战争消耗极大,以色列并非很大的国家,持久战对己方不利,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更难以指望美国等盟国像“十月战争”时那样紧急输血,加上此前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地面交战伤亡大、收效小,在强硬姿态的背后,以色列并非对扩大战事毫无疑虑。
哈马斯的情况也一样:尽管迫于仇恨、民意和面子,他们不得不摆出不惜血战到底的架势,但和以色列相比,被封锁了一年半的加沙更不堪久战,何况巴勒斯坦内部也非铁板一块,据报道,就在以色列空袭同时,被哈马斯从加沙赶走的法塔赫便袭击了监狱,救出数百被俘人员,虽然巴解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谴责了以色列的暴力行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支持或容忍政敌。内忧未宁,外患又迫,即使最好斗者,也不能不斟酌再三。
问题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覆水难收,不得不由。以色列方面,由于明年2月10日将举行以色列大选,而饱受哈马斯火箭弹、人肉炸弹骚扰之苦的以色列选民普遍要求政府“强硬一些”,不论执政党前进党可能的候选人利夫尼,还是反对党领袖内塔尼亚胡,都只能做足动武的姿态;同样,在国际社会陷于孤立的哈马斯,其在加沙执政的唯一支撑点就是巴勒斯坦选民的支持,而这种支持恰建立在对以色列强硬的前提上,只要这种民族间对立情绪不改,冲突的阴影就难以驱散,而巴以间的积怨,又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
更严重的是,双方的强硬态度是互为因果的:哈马斯屡屡以“以色列不作大规模军事行动”作为停火前提,而以色列则通常把“哈马斯停止对以袭击”作为先决条件,双方的缺乏基本信任、克制,加上彼此间连环套般的停火先决条件,便产生了一个几十年来始终无法解开的死结:只要冲突一起,双方便都有无数的理由说服自己打下去。
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和双边情态,冲突的规模未必会进一步扩大,但即便如此,双方这种一触即发的“恐怖平衡”,也使得2008年圣诞前后的悲剧,随时可能在加沙重演。
(作者为搜狐特约评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liu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