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三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公开呼吁不折腾,掷地有声,耐人寻味。“不折腾”,语义丰富,既可寓示行政层面的权力理性,也可投映于微观生活,具象于芸芸众生。比如公共舆论及其关注方向,如何具有不折腾的公共理性,就是个极具质地的议题。
日前,云南连续发生地震,十万人受灾。按说,在经历了汶川强震之后,舆论理应对灾情保持足够的敏感。可事实却未必如此。
昨日某门户网站刊载这样两条新闻:一为《云南瑞丽地震灾区帐篷等物资紧缺》(12月28日《春城晚报》);还有一条是关于范美忠再就业的最新消息。(12月28日《新京报》)结果后者的跟帖是前者数十倍,这虽不能确切描摹出各自的关注人数,至少大致勾勒了一个对比悬殊的关注度柱状图。
时间的流驶,洗涤旧迹,鲁迅先生此言非缪。在庸碌繁忙的日常琐事,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巨大压力中,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心灵深处对地震的惨痛记忆,慢慢稀释成微漠的悲哀。即便如此,却还是有个与地震相关的符号,强烈刺激着舆论味蕾,如“范跑跑”。
这个喧嚣的符号,有着强劲的舆论吸附力,当然其中难免充斥大量非理性、泛道德的口水和泡沫。较之“范美忠复出”,云南余震不断的大地上,人们在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的悲苦面容,才本该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这种本末倒置的舆论关注,值得深思。公众对“范跑跑”进行道德挞伐的浓厚兴趣,是否折射了一种公共舆论的肆意折腾呢。
何况,在一个多元的时代,比范美忠更具有标本意义的个体,会不断涌现。舆论若过多沉溺于此类纠缠,只会造成无谓的内耗。风生水起的“舆论折腾”,还可能间接向公权力的救济行为传导错误信息,导致救济力度的消减、速度的迟缓以及精准度的偏移。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不折腾,就是将舆论关注焦点从无聊的“范美忠式”的舆论纠缠中转移出来,对准地震灾区,对准那些最需要关注和救济的人群。这才是公民社会最值得骄傲和标榜的公共理性。
而且,即使没有这次云南地震,对于地震灾情,对于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我们也应时刻“拒绝遗忘”。“拒绝遗忘”不是镌刻在地震博物馆供人观瞻的应景标语,而是需要全体国人铭刻于心,付诸行动,认真践行的“救灾指南”。
不折腾,就要干实事。从天气预报里,我们知道,年终岁末,寒潮频频,这时空调房里的人们绝不能忘记灾区。在这个寒风呼啸的冬天,在这个雪舞冰封的时节,舆论的目光,应该遥望汶川,对所有经受汶川地震的人们,深情地问一声:汶川暖否。当然,眼下云南的灾情更为迫切,政府应该统筹兼顾,让所有受过自然灾害的人们,不再遭受因为人为救济不力所导致的二次灾害。而除了物质救济,对受灾人群的心理干预,也刻不容缓。日前就有心理专家撰文提醒,警惕灾区春节可能出现的自杀高峰。
此外,政府还应对寒冬里灾区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制定一个周详的应对预案。而公共舆论,此刻显然应该停止一切无益的折腾,并对政府的救济进行全面监督和适时提醒,不容遗留任何救济死角。对于灾区同胞的处境,我们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必须相拥取暖,以共同抵御余震的恐惧、寒流侵袭和风雪的滋扰。希冀公权救济和公共舆论,能够经纬交错,编织出一张大爱之网,像暖冬的阳光一样,撒满大地,打在每个人的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