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实应该抓紧时机派遣舰队进驻索马里海域,这是一桩好处甚多而坏处几乎没有的事情,除了会产生一些额外开支以外。
中国于20日正式宣布,决定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我们认为,此次行动的目的应该有三个:
着眼于短期,首先当然是保护我国船只在这条航线上的安全。
但是,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中期,即为不久以后的国际政治博弈赢得更多筹码。明眼人看得出来,各国派遣那么多军舰远赴亚丁湾,若真是为了去打几伙海盗,无异于大炮轰蚊子。显然,各国都盘算着充分利用这段短暂的“真空期”为日后捞取一点什么。而索马里政府之所以敞开国门欢迎各国大兵,除了苦于剿匪力不从心外,更多考虑恐怕还在于希望利用大国间的博弈谋求自身利益的尽可能保全,这是弱国外交的经典模式。
按照常理,当地球上这一处海域的海盗已经对正常的国际航运构成严重威胁时,作为拥有当今无可匹敌的强大海军的单一霸权,美国会理所当然地从它令人生畏的庞大的太平洋舰队中调拨出一支小型舰艇编队开赴当地巡逻——一则打击海盗、保护航线,二来也起到震慑其他大国的作用。然而美国非但没有这么做,也没有阻挠联合国安理会就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通过一系列决议,甚至还听任其他国家的海军在该海域使用(或扬言使用)武力。
这件看起来十分奇怪的事,答案归根结底还在美国国内。有权调动军队的布什总统的任期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但他已经因错误地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华尔街金融海啸而陷于国际国内“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除非布什希望今后有更多外国人朝自己扔鞋子、更多美国人朝自己吐口水,否则他没有任何理由再一次贸然下达出兵命令。从奥巴马的角度说,虽然他才是真正为美国的明天负责的人,但他毕竟还没有搬进白宫。况且他现在的一大半精力正被倔强地不肯降薪的底特律汽车工会牢牢牵扯着。这就造成了美国在对它而言并非紧迫的头等大事的许多国际事务上的政策“真空期”,可以预计,这一真空期将持续到明年春奥巴马班子全面接掌权力的那一刻。届时,各国军舰中的绝大多数怕是不得不在高挂着星条旗的美国第七舰队的目送下,依依不舍地驶离亚丁湾。如同国际事务中的许多讨价还价一样,撤离也将附带一定的条件——公开的,美国会保证负责清剿海盗,维护航道安全;私下的,则就要视各国的博弈力量和策略而定了。
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那么这次中国的两艘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本月26日在从三亚起锚之时,就应该已经作好了撤回的准备。只是与它们自西面的印度洋载誉归来的同时,我们应当会收到一个从东面的太平洋对岸悄悄捎来的礼包,比方说一份奥巴马政府重申将东突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的政治承诺。
当然还有另一种更为积极的可能,眼下内外交困的美国希望从过去10多年越走越窄的单边主义道路改弦更张,主动吸纳其他大国——包括非西方的新兴大国——参与它所主导的现存世界秩序,分摊维护这一体系的成本。事实上,美国国内这类“对话接触”的声音从未减弱过,言语温和的现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就是这种军方“鸽派”的代表人物,下一届民主党政府对他的挽留也许已经传递出一丝美国全球战略发生“奥巴马式改变”的气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保罗·基廷18日说,他希望中国派军舰赴亚丁湾,并认为这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军事交流,美军愿向中方提供有关信息。
一旦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如愿出现上述转变,中国支付比较小的成本有限度地参与这项塑造世界未来的事业,就将具有更加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