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80元交8万元,怎么相抵?”“每学期80元的学杂费不再收了,但却面临每人5万、8万元的择校费。”“为让孩子读上一所公认的好小学,不得不通过关系把钱送到位。”这是最近北京天津等地不少家长发出的抱怨。
同样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召开的“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上,有关教育专家对应试教育严词抨击:“应试教育如风助火威,愈演愈烈,说它是摧残青少年儿童,我看一点也不为过”,“现在讲应试教育,我们是世界第一,没有哪个国家搞应试教育搞到像咱们这个程度。如果从培养人才来说,应试教育+现代社会=机器人制造车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其背后有来自既得利益者者的推手”。
一面是免费义务教育的名不副实、“天价”迭出,一面是应试教育的恶性泛滥、如火如荼。所以将二者对列观照,个中的道理当然是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义务教育所以迟滞难行、名至而实不归,应试教育如梦魇一般地挥之不去,正是根源。换言之,应试教育若不彻底根除,义务教育必然难以真正实行。
从根本上讲,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并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更是一种全面的政府义务,如在教育各个方面——校舍、教材、师资、教师待遇等等,均实现均衡化的义务,再如凸显和捍卫教育的公益、非营利性的义务。凭借这种义务,义务教育的真正廉价、免费以及“有教无类”的原则,才可能落实。
而应试教育以及由此派生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费等教育怪象,却恰恰是反其道而行的。因为它通过人为制造教育资源分布的悬殊不均、学校的等级差别,奉行的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等级化的、层层“掐尖”,不断淘汰所谓“差生”、畸形选拔所谓“优秀生”(以应试技能为唯一标准)的教育,是一种不断强化教育的产业特征及交易和牟利功能的教育。
既然应试教育严重阻滞义务教育推行的事实有目共睹,为何这么多年却始终难以真正去除,反而是“如风助火威,愈演愈烈”了呢?在我看来,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都没有根本撼动滋生支援应试教育的体制痼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被这种体制所催生、固化出的巨大既得利益集团所俘获。这种体制痼疾,概而言之,其实也就是一种官学一体、商学纠缠不清,被高度行政附庸化、政绩化了的既得利益体制:学生、教师附庸于学校,学校附庸于教育行政部门,学生、教师(考分、升学率)是学校(领导)的政绩,学校是行政部门的政绩。
“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像‘温水煮青蛙’”,“再不猛醒,就逃脱不出来了”,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地呼吁。人们尤其是那些应试教育中的当局者,会猛醒吗?据悉,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将在年内启动,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