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央视的一个节目,说一个重庆的养蛇人因多次被巨毒的“五步蛇”咬噬,体内就产生了抗体,现在,一般的毒蛇都奈他无何。
人的心理抗体也是如此。有晕血症的人做了屠夫,第一次操刀可能要晕过去,见的血多了,也就没事了。
普通老百姓对近年飞涨的物价的态度也是这样。持续的“结构性循环上涨”,已经让老百姓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因为他们不是物价的决定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久而久之,对物价的上涨的抵触情绪也就接近了所谓的“理性看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痛。物价的上涨已经造成事实上的生活水平压缩,这一点,虽然我不象某些人一样爱代表别人,但恐怕持相同观点的人也不少。涨了也就涨了,作为子民,默默承受了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素来就有“坚韧”的美德。
但是这“美德”被央行揭开的伤疤弄痛了。中国人民银行25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8年第2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居民对当前高物价的承受心理趋于稳定,本季度居民判断“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占比达45.0%,比上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但比上季下降4.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对这个“首次下降”,有关方面可能有些洋洋得意——人们终于“理性”了。可惜的是,这个下降的前提是比上年同期又提高了15.5个百分点,那么这究竟是降还是升,朱坚强都能想明白。
就以自鸣得意的“比上季下降4.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来说,央行也仿佛忘记了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那就是5.12大地震,这次地震让所有有爱心的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灾情当中去了,或者说这地震让人们对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更加之非常时期相关部门对物价的非常关注,于是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比例下降也就成了自然的事。
其实,“过半调查者预期3季度物价上涨”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从有关方面一贯的渐进式心理战战术来看,这就是高明的“冷水煮青蛙”的策略。至于认为民众已经在心理上接受了物价涨幅,最多算是一厢情愿。
涨了也就涨了,反正老百姓是无法决定明天的米价菜价的。但一再低视老百姓的智商,打一耳光还要拉拢来帮你揉痛处,这手法也太不高明,要知道,谁也不是朱坚强,除了那些把别人当作朱坚强的人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