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近日在重庆讲座时称,诺贝尔文学奖是北欧人评出来的,不可能满足中国人的价值观。他建议改善国内的文艺评奖,增加其公信力与影响力,建立权威的华语文学大奖。
多年来,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声音,在中国一直没有断过。
应该说,王蒙提出降低对诺奖的热情,改善国内的文艺评奖,是在鼓励国内作家增加自信。然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乃至渴望获得这一奖项,是否就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是“非理性的反应”呢?笔者以为,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
不可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由北欧人评出,在趣味倾向与评判标准上,不完全符合国人的审美。然而,瑞典人评出的诺奖,未必就是狭隘的。且不说自1901年以来,绝大多数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都荣获了这一奖项,就拿近10年的获奖者来说,国籍有匈牙利的,有南非的,有土耳其的。而在亚洲国家当中,日本、印度和以色列,都有作家获过诺奖。说该奖并不适合中国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当然,作为一个人口与文化大国,中国应当拥有自己的权威文学奖项。只是,我们建立自己的评奖体系,与推崇诺贝尔文学奖并不矛盾。如果诺奖是作家的一个标高,而我们却有意去忽视、排斥它,那绝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是“酸葡萄”心态。勉强建立起的优越感,只会让我们自我陶醉,不利于与世界接触、融合,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学。
在笔者看来,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有句话叫功到自然成,对待获奖,尤其是世界级的奖项,需要有平和与淡泊。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获不了诺奖,就以价值观差异作为借口,关起门来搞自娱自乐。要知道对作家来说,写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在创作上不能达到高纬度,我们自己再权威、公正地评奖,也只是矮子里拔将军而已。
德国知名汉学家顾彬去年曾提出,中国作家目前没有获诺奖的可能。而当记者问他,“获不了诺贝尔,是不是说我们的文学就不行了?”他的回答是“也可以这么说”。对顾彬这样的态度,相信王蒙一定很不屑。不过笔者觉得,批评的声音,更应促使我们反思。诺奖颁给了那么多大师,说明其评奖标准背后的价值观,是有相当的普适性的。我们是否能适当靠拢它呢?
其实,对于中国作家获不了诺奖,国内也不缺逆耳的声音。比如著名作家莫言就说过,“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救济粮”。他的言外之意是,中国文学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笔者以为,莫言可谓清醒的中国作家。当然,光能看到与别人的差距,并不意味着能赶上人家。但“谦卑的人会变得高贵”——这话是达·芬奇说的,笔者以为,它也适合中国文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