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社会评论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看受灾群众

  汶川强震已过去一月有余了,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从现场救援转移到了灾后重建。这段时间,网络论坛中出现了不少关于汶川震区受灾群众帖子,其中一个帖子说:某医院收治了不少伤员,有个护士需上一趟卫生间,嘱咐伤员的家属照看一下点滴。

伤员的家属却说:“不关我的事情,该你们护士做的,我是灾民。”在有的医院,入院的灾民要求把每人的生活补贴从以前的25元每天涨到50元每天,有的伤员还要求送他们数码相机、MP4,甚至是笔记本电脑。

  这些帖子跟帖无数。不论是发帖者,还是跟帖者,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震区的人没有学会感恩,而是一味索取。初看之下,这种观点非常正确,全国人民在无私帮助你们,你们当然应该感激不尽,哪还有继续索取之理。但冷静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因为捐了款,救助了他人,就不知不觉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心安理得地站在高处指手画脚,却很少考虑客观情境和基本常理。

  所谓客观情境,是指这次地震是极其惨烈的,全国人民对之援助也是空前的。如此惨重的灾难,不可能不对当地居民的心理产生影响,灾难会放大他们心理上的某一方面,他们出现种种“情绪”,有没有可能是一种灾后应激心理?每一个人群中,有道德修养高的,也有道德修养低的;有知恩图报的,也有麻木不仁的。如果脱离这些常理去看待这些现象,那么就会得出错误的,甚至荒谬的结论:受灾百姓全部不懂感恩。那么,那些急需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得到救助的绝大多数人,将被牵连进去,成为救助者“道德制高点”上的分析品,他们遭到天灾,家破人亡,还会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

  可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是知恩的,我们看到了“敬礼娃娃”、看到了灾区老奶奶举着“谢”字感谢人民子弟兵和志愿者,这难道不是灾民的心声?

  一位网友说:“慈善如果附加条件,那么慈善就变了味。”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不论是捐款捐物,还是救护伤员,都是慈善行为,尽管慈善行为会使具体的个人受益,但是,慈善首先是一种社会救济行为,要让慈善的对象马上“图报”,指向原来的施恩者,慈善就演变成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救济行为,个人与个人之间“情义”关系,而我们要做的是一些脱离“个人情义”的慈善,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给受灾群众贴标签,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责任编辑:李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