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博外交实际上是画了两个相交的圆,一个圆是维持冷战思维和体制,或是结盟,或是对峙;另一个圆是后冷战时代的合作和交流。显然,朝鲜是被置于第一个圆中,中、俄等国则是被置于第二个圆中,而美国和日本则被置于了两圆相交的那部分
2008年4月15日至2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首次出访美国。
至此,自2月25日就职以来李明博政府所宣布的“四强实用外交”进入实施阶段。
看似矛盾的意志表述
今年1月17日,业已当选但仍处于候任时期的李明博举行新年记者招待会,宣布了其上台后的内外政策,“四强实用外交”成为他着重介绍的内容。
当时他宣布:“我要把创造性的实用主义作为下届政府的行为规范。”他在重申对朝鲜实施“无核、开放、3000”政策构想以后,接着便宣布要“重建韩美同盟”,把韩日关系发展成“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为两国利益乃至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关系”,同中国“既要加强经济方面的合作,也要加强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纽带关系,建立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深化同俄罗斯关系,资源合作和技术交流将成为进一步提升韩俄关系的催化剂”。在此之前,李明博已派出特使分别访问美、日、中、俄四国。
然而,当人们读到李明博访问美、日时发表的一系列言辞和文件时开始有些困惑了。因为李明博一方面宣布他的政府“将以更广阔的视野与更主动的姿态,开展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进、交流合作的全球外交”,“追求与世界携手并进以实现真正的全球韩国”,但同时又宣布要在“价值同盟”、“互信同盟”、“构建和平同盟”三原则下同美国结成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韩美战略同盟”,强化韩美、韩日同盟关系。
这里既有追求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合作、共谋和平与发展的意志表述,又有冷战色彩颇浓的言辞和动向,这种矛盾究竟意味着什么?
多数韩国人认为“阳光政策”失败了
要想厘清李明博的外交图谱,必须回顾历史。
自从近代历史开始,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华夷朝贡国家体系瓦解后,朝鲜半岛在地理上和政治上均成为大国利益的撞击点和结合部,大国关系的演变支配着朝鲜半岛的历史命运。上个世纪前半叶朝鲜的亡国和光复,国家的分裂和战争,无不因此而至。如何处理大国关系,一直是半岛历代当政者的头等大事。
冷战时期,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分别加入东西两大集团,集团政治使国际关系相对简单了些。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始,先后发生苏美缓和及苏东剧变,世界开始走出冷战。当时韩国总统卢泰愚抓住国际关系的这一重大变化,及时提出“北方政策”(意同北方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实现韩苏、韩中建交,同朝鲜也通过签署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缓和了关系,韩国随世界步伐走出了冷战,韩国同“四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但是,朝鲜未能实现这一步。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并未改变对朝敌视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朝鲜核计划曝光引发朝核危机,朝鲜核问题与朝美关系相刺激形成恶性循环,朝鲜停留在冷战遗存中。直到2006年10月朝鲜进行核试验,使事情发生质变,即主要矛盾由反霸转移到反核扩散。
这样,在过去10多年中,韩国的外交环境便出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局面。一方面是业已结束了冷战的东亚各国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另一方面韩国面临着一个仍留在冷战中、仍保持着冷战思维和行事风格的北方邻居,而这个邻居恰恰又与韩国处于零和性质的竞争状态。
对韩国来说,面对冷战,与美结盟,借助美国保护伞维护自身安全是其既定方针;走出冷战以后,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共创和平与繁荣则是其不二选择。但如今韩国面临的却是冷战和脱冷战二元并存的国际环境,韩国外交做何选择呢?
在过去10年,韩国选择了“脱冷战”的对外政策。即:第一,大力推进同以美、日、中、俄四大国为重点的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为其和平和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第二,消除冷战色彩,淡化韩美同盟,与美保持距离,到卢武铉时期甚至提出“均衡者论”,在美朝冷战中充当“平衡者”角色;第三,对朝推行“阳光政策”,以多种方式对朝提供援助,冀希以“阳光”化解“冷战”。
韩国的“脱冷战”外交政策对“脱冷战国家”显现出极佳的业绩,但对于仍处于冷战中的朝鲜和美国,特别是对朝鲜,却碰壁了。
由于韩国和朝鲜分别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中,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差异使双方对“阳光政策”的实施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和预期。
例如,韩国方面认为,“阳光政策”是后冷战时代把韩朝关系推向交流合作的正确选择,而朝鲜则认为这是韩方实现“和平演变”凶险目的的阴谋之举,必须加以警惕;韩国给朝鲜提供大量援助,韩方认为这是在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慷慨救助,而朝方则认为这是韩方畏惧“先军政治”强大威力的无奈之举;韩国认为施援应有回报,朝鲜认为胜利一方纳降受贡心安理得;韩方认为“阳光”过后朝鲜应有所改变,而朝方认为胜利者要沿着既定道路高歌猛进。
不仅如此,韩国的脱冷战外交政策也与美国对朝冷战政策发生了矛盾。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宣称不排除任何选择,韩国称谈判是唯一可接受的方法;美国对朝施压,韩国埋怨美国激化矛盾;美国要求韩国加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倡议,韩国顾及与朝关系予以拒绝,等等。于是,韩美同盟虽然未废,但已形同虚设。
这样,在韩国民众看来,韩国10年阳光政策之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付出很多,未得回报。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韩美同盟受损,面对冷战状态中的、并已掌握核武器的朝鲜,韩国处境堪忧。因此多数韩国人认为“阳光政策”失败了。于是,在去年12月的大选中,韩国选民们把选票投给了对“阳光政策”持批判态度的李明博。
抛弃理想主义,实施现实主义
其实,脱冷战的“阳光政策”本身并未错,只是实施的时空不当。
李明博就职后即宣布,“我们应该超越理念时代,迈向实用主义时代”。具体到对外政策方面,实际上是抛弃理想主义,实施现实主义。即,他将以合作推动合作,以冷战应对冷战,以实用、有效为政策选择的宗旨和标准。
面对仍处于冷战遗存中的朝鲜半岛,李明博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提出以弃核为核心的政策构想,对朝鲜实施目标管理,把交流援助同弃核联系起来;第二,重建韩美战略同盟,强调价值和互信。
但李明博明白当今世界大潮是和平与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李明博提出“全球外交”新概念。他领导的韩国要“与世界上所有国家与所有的人交朋友”,其中尤以对韩国发展关系至重的美、日、中、俄四大国为要,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共谋东亚和平与共同繁荣”。
由此可以看出,李明博外交实际上是画了两个相交的圆,每一个圆中都圈定了一些特定的国家。一个圆是维持冷战思维和体制,或是结盟,或是对峙;另一个圆是后冷战时代的合作和交流。显然,朝鲜是被置于第一个圆中,中、俄等国则是被置于第二个圆中,而美国和日本则被置于了两圆相交的那部分。
于是,我们便看到,对于朝鲜,李明博政府采取的是重拾冷战,对于中、俄等国,则强调合作共荣,而对于美日,则一方面强调重建冷战时期战略同盟,但同时又强调一般国家间的友好合作,使韩美、韩日关系具有了双重性格。于是,初看起来,人们便感到李明博的对外政策既追求合作,又强调价值观同盟,充满了矛盾。
当然,李明博政府这种以“对北政策构想”和“四强实用外交”为主要内容的外交布局,也是应对朝鲜半岛冷战和脱冷战二元格局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效果如何,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