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5日下午4点25分,我步出芝加哥奥哈勒国际机场。从机舱上俯瞰芝加哥,一马平川白雪皑皑,阳光清澈透明得让人晕眩,可机场外却是寒风嗖嗖,摄氏零下七度的低温让人不由自主地捂紧了大衣,更回想起一天前这个城市某处发生的枪杀悲剧:27岁的白人学生卡兹米尔扎卡,用四支枪48发子弹,在北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间教室里瞬间夺走6条鲜活的生命,包括他自己。
这是本周这个枪支王国发生的第四起枪击案了。而不到十个月之前,距此700英里之外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挥枪射杀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33人。
不难理解,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占据了这两天美国媒体的重要位置,如同当年国内媒体对马加爵案的关注一样。只是,在阅读这些连篇累牍的报道时,一些细节令人深思。
细节之一,无论是凶手的同学朋友,还是曾经为其授课的老师,乃至事发大学的校长,都纷纷直面媒体的采访;报道内容也一直显示,凶手生前成绩优异、表现正常,深获师友们的广泛好评。回想国内发生类似惨剧时,直接相关人尤其是学校领导往往三缄其口甚至销声匿迹,宣传部门如临大敌般与媒体记者周旋,最终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
而且美国媒体的报道对官员的反应极少着墨,反观国内媒体报道,对枪案细节和背景一概从略,倒是对布什总统打电话给大学校长的内容特别点出,两相对照,不禁感慨系之。
细节之二,媒体无论是在报道凶手背景还是在罗列死者身份时,都只是点明姓名、年龄、籍贯,并未刻意注明肤色、族裔,特别是在援引弗吉尼亚枪击案凶手赵承熙时,从未像亚洲媒体那样一定写上“韩裔”。美国媒体如此处理显然是回避敏感争议的明智之举,也是由来已久的惯例,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媒体,但凡涉及类似案件时必然对当事人族裔高度敏感的反应,似乎还是有点自我紧张。
细节之三,《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提到一个重要细节:此次枪案凶手购买子弹的网上枪支供应商,与弗吉尼亚枪击案居然同是一家。全美有近9万家合法持照的武器销售商,但两起大案都与一个商家有关,对当事人来说自然是无比倒霉,但媒体似乎并未就此展开索隐推论,更没有上纲上线地扣帽子、揪辫子、打棍子。
细节之四,对于事发大学事前如何吸取弗吉尼亚悲剧教训的努力,包括锁门、通报等,媒体予以客观披露,也显示出其新闻报道的基本理性与客观。
细节的背后,固然是体制、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在作用于媒体,但无论是学校、政府、警方还是家庭以及个人,都有着较为成熟的媒体素养,相互形成了稳定有序的互动关系,恐怕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现为美国多米尼肯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