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和信产部发出公告,拟于一月中下旬在北京召开“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听证会代表由消费者代表、经营者代表、专家学者代表、有关部门代表构成。
对手机漫游费是否合理的质疑,由来已久。
作为普通的手机用户,自然希望漫游费用取消,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也希望费用下调的空间足够大。毕竟,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消了漫游费,这足以说明公众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但在质疑与解释的舆论交流中,普通用户无以了解电信运营的翔实信息,例如支持手机漫游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有多高?管理机制如何?暴利的空间是否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将使公众的利益表达变得非常脆弱。
这次听证会,也许能成为利益充分博弈的平台。最理想的情况是,普通用户、专家、运营商、相关部门的各方代表能通过公开的利益申辩而将漫游费用的行业信息、消费状况逐一披露出来,促使漫游费用的上限能在利益各方取得共识的情况下生成。
如果听证会的程序公正能得到保证,漫游费的上限或许能得到各方理解,达成相互妥协的结果。我们固然难以期待漫游费能完全取消,因为运营商们不会主动退让利益;而如果依靠政府强制,不排除运营商们变相涨价的可能。眼前的例子是,2007年12月,欧洲议会行业委员会投票通过了设置跨境漫游费上限的议案,强制下调手机欧盟境内手机国际漫游费。面对强制限价,移动运营商公开抵制,宣称欲将通过上涨国内通信费来缓解收入下降带来的压力,这样的话,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用户。
不过,听证会是否真能促成利益的充分表达,我们也要保持谨慎的乐观。参与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是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产生。消协已经是个带有官方背景的机构,不是什么单纯的“第三方组织”,它的推荐究竟能让这些消费者代表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讲话呢?另外,虽然有利益表达的平台,但面对行业内的经营者代表,消费者代表的质疑如何能保证得到信息透明的回应?而那些专家,一方面也是普通的手机用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相关的利益代言人,他们的立场,如何保证?
提出这些疑问,是希望听证会不至于成为漂亮的形式。听证的目的不是决定利益归属哪方,而是要取得共识,达成各方利益的妥协,让漫游费的上限成为“合理”的上限。漫游费的下调乃至取消,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市场的推动,也要依靠理性与交流中诞生的公意去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