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5年献血、总献血量达到1万多毫升的“献血英雄”,曾经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的覃纪虎,日前带着6岁的女儿,在北京朝阳区国贸桥附近的街头摆摊,欲将多年以来获得的奖章变卖,暂渡难关。(12月2日《京华时报》)
英模人物变卖奖牌度日的新闻不是第一次,体育冠军以及其他模范卖奖章改善生活的例子也屡屡出现。
眼下的问题是:国内曾经获得过各类奖章的先进模范人物实在太多了。如果一个人可以自己解决生活问题,就不要刻意去向社会寻求不必要的救济和帮助,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显然也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
事实上,覃纪虎是一个身体还算健康的成年男人,几年来东奔西走,却始终没有安下心来找一份能够养活孩子的工作。尤其是,当他故乡的驻京机构告诉他可以回乡申请救助,他仍然不肯面对现实。眼下,覃纪虎当然可以通过捐助暂渡难关。那么以后呢?他可以活在自己刻意构筑的光环里,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造成孩子的生活受到影响,作为父亲的覃纪虎是不是也因此感到内疚?!
长期以来,无论劳动模范还是其他方面的所谓先进人物,宣传部门和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往往巴不得捧到天上去。而一些获得荣誉的人,则也因此似乎得到了某种心理暗示。似乎自己就是我们社会的功臣,也有人干脆就将其作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资本。
然而,生活本身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在饥饿和寒冷的威逼之下,虚幻的认可和逝去的掌声,并不比半碗稀粥来得实在和有意义。人不能老活在自己预设的环境里,尤其不能因此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寄托在社会的救济和别人的怜悯身上,假如真的有人把自己和家人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吃老本”上,那么,不仅这种思维可悲。其人格,似乎也发生了某种裂变和扭曲。
覃纪虎,就算为了孩子,也应该学习面对现实。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