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参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发布会,系统秘书长李兰说,遇见的好多企业家都告诉她,今年赚钱太容易了!但同时企业家们又感到很迷惑,对当前的宏观形势看不太清楚,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对明年还能不能有这么好的光景、好的光景能保持多久等问题表示关注。
今年股市在最火爆时,从蓝筹到垃圾,各类股票都涨得一塌糊涂。因此,人们戏言:“台风来了,猪也会飞”。其实,不独股市,许多经济领域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拿企业赚钱来说。今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可达11%以上,投资在中央政府的不懈调控之下仍然在25%左右的高位运行,消费一改“低人一头”的态势静悄悄地猛增,出口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仍迭创新高,在三大需求如此强劲的拉动之下,从钢铁水泥到猪肉白菜都大卖,企业如何能不赚?
不过,一派繁荣的景象下,变化在发生,挑战在降临。盘点2007年,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低成本时代的背影在远去,高成本时代的面庞逐渐清晰。猪肉涨价、粮食涨价、石油涨价、房子涨价……这些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必然对企业成本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企业家遭遇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经有几年了,这两年在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以及经济学家频频提到的“刘易斯拐点”,都是对这个问题的提醒。前不久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94%的企业家认为人工成本在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是众所周知的,而土地、能源以及环境成本的低廉,也是中国企业赢利的空间所在,而后者可能是一个还不被普遍重视的事实。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不仅延续了上涨趋势,而且愈演愈烈。这一趋势也传导到国内,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2.7%,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却上涨了3.8%。石油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的高位攀升,在不断地增加企业成本、挤压企业赢利空间。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将保持上升趋势。
人工成本、资源成本的上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一些成本的上升刚刚露出端倪,或者即将出现。比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污染排放的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上升,产品出口型企业面临的贸易成本的上升。经济学家提醒我们,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进出口贸易大国,当成为出口大国的时候,贸易摩擦加剧是必然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今后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和策略。
没有翅膀的“猪”,固然能够借助台风“飞舞”一时,但毕竟早晚要有脚踏实地的那一刻。我们即将告别2007年,同时也即将告别低成本时代。所以,认清变化做好准备,趁着行业景气尚好的时候,为企业今后可持续赚钱做好预案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