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凌晨,正在修建的山西侯马市西客站两层候车大厅坍塌,已造成3人死亡。而就在事故发生前10小时,该建筑刚刚举行了封顶仪式。据相关人士透露,工程质量没有问题,主要是工期太紧,刚浇注的主体支柱在没有晾干的情况下就使用。
这位“相关人士”想必是一位内行。要不,事故刚一发生,他怎么就清楚地知道事故的原因何在,并且一口咬定说“工程质量没有问题”?既然如此,对于“要求太紧的工期”而言,施工方面作出如此违反科学建筑常识的行为,他为什么事前不加以制止,却来作事后诸葛亮?
据报道,这个车站是要赶在明年“五一”前交付使用的。人人皆知,这种所谓的“献礼工程”普遍存在。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工期要这么紧?谁,依据什么定的工期?目的何在?难道工期紧就可以违背科学和常识吗?
完全可以想象,在封顶典礼仪式上,有关官员会怎样大谈工程质量是如何如何的过硬。事故发生后,我想,那在典礼现场夸夸其谈的官员们会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这典礼仪式再晚10小时,大家或许就成为整个豆腐渣工程的殉葬品了!只是不知道,那样一来,悼词该怎样写?
值得庆幸的是,这候车大厅坍塌得还算“及时”。因为,塌得早了,牺牲的必是参加现场典礼仪式的衮衮诸公;塌得晚了,送命的则可能是大量乘车奔波的平民百姓。而此次侯马西客站两层候车大厅的坍塌,已死亡的3人,无疑是最无辜的。以3条无辜生命的消失,来“祭奠”豆腐渣工程的坍塌,代价也未免太大。
愿这血的教训,能够给那些习惯于“献礼工程”的官员们以警醒。当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也是必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