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黑龙江某地双色球单期开出23注一等奖,其中15注为一人独得,含双色球加奖,此人共得奖金达到6500余万元,创下了国内彩票奖金最高纪录。由于当期开奖出现如此罕见之“井喷”,以至于双色球的奖池资金被掏空,中彩中心不得不启动了调节资金紧急注资。
看罢这则新闻,你不得不感叹当年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洞察力:重要的总是少数,次要的总是多数。由此推而演之,中奖的总是少数,没中奖的总是多数,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这期单色球的开奖结果把“帕累托法则”演绎到如此极致,难免让我们这些“吃不到葡萄”的人觉得有点“酸”。
在很多人眼里,“井喷”似乎已经是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当奖池资金到了彩民心理“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井喷就会爆发。而之后的几期,头奖注数必是一片惨淡。“大起大落”看似刺激好玩,时间一长,反复这般,“井喷”就成了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必然应者寥寥。有人会反驳这里的逻辑,因为它似乎暗示这样一个前提:彩票的中奖分布是可控的?我并没有资格质疑彩票事业的公信力,然而我们浏览众多网友对巨奖诞生的评价后不难发现,前面的假设在他们看来似乎是“不证自明”的。这意味着什么?
由此引出了当前福彩事业中的一个奇怪现象:“繁荣”与“信任危机”并存。从几年前的“西安宝马彩票案”,“双色球转播事故”到上个月刚刚曝光的辽宁福彩系统的“五分钟漏洞”,种种事实让你不能否认彩票事业亟待规范和治理的必要性,而如何解决这一“信任危机”事关福彩事业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这一点,却大肆宣传这种“一人独得6500万”,很明显的本末倒置,没有抓住问题关键所在。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每每需要“危机决策”之时,福彩事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表现差强人意。他们在关心什么?仅仅是大奖所产生眼球效应以及随之而来的暂时销售收益吗?这完全背离了福彩的实质,因为在我看来,发行福彩,除了要为完善社会福利募集资金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另一面,即福彩事实上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信任经济”。但是,缺少了目前这种缺少程序正义和透明度的“大奖”,无疑是在给这种“信任”减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井喷”反而不利于我国福彩事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