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实施农民工融入深圳社会计划。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达422.5万,其中农民工占总参保人数的66%,已有100多名农民工在深圳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10月7日《南方都市报》)。
农民工如何才能融入城市?笔者以为,扩大农民工参保率,让农民工享受到养老保险的阳光,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甚至称不上最重要。
没有安居何来融入?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感悟到城市的美好。相比于安居,养老保险其实是简单问题。只要相关层面严格执法,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积极缴纳,养老保险即可“迎刃而解”。但安居不同,由于收入有限,对于农民工来说,安居梦还太沉重。且,对于政府来说,养老保险因为有制度约束,做起来其实顺理成章,而安居目前尚是“选择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人民日报》10月7日报道,“十一五”期间,北京规划安排经济适用住房1500万平方米(含廉租住房150万平方米)、“两限房”1500万平方米,占期间新建住房总量1.23亿平方米的近1/4。今年,北京将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廉租房和300万平方米“两限房”。北京这一做法的背后,有一个显明的执政理念,那就是“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这一理念支配下,北京倾力圆城市低收入家庭安居梦,无疑值得赞誉。
再看同日一则关于深圳房价的新闻。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黄金周期间投资客由深圳转战香江,“重金”南下炒楼。“30年河东30年河西”,从投资客到深圳炒楼,再转香港炒楼,变化之快让人措手不及。据悉,投资客“转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深圳楼盘价格甚至已高过香港。在深圳高房价下,农民工的安居梦应该说是很遥远的。
“遥远”到底有多远?从当前的房价及农民工的收入看,安居问题的“遥远”可能让农民工难以企及。但结合城市的实际,分析农民工的心理,“遥远”也许并没那么远。
笔者认为,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先树立一理念:“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后,可以考虑着力在两方面努力:其一,多提供廉价住房;其二,多提供廉租房。对于农民工来说,不排除很多人想有产权属于自己的住房。但对于更多的农民工而言,城市其实只是人生的驿站,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求能住而未必求拥有。故而城市必须也应该大力建设廉租房,让他们花较少的钱,就能够有一房避风雨,过上正常的家庭乃至夫妻生活。
农民工融入城市应该从安居开始。这里,安居的概念扩大成“住”而不是“拥有”,无疑已经放低了门槛,而且也降低了操作难度。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这样的城市恐怕不能让农民工真正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