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老舍、张志新、遇罗克,这些惨痛的记忆永远铭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那样的时代不能再出现!
电视剧《陈赓大将》我没细看,不过看一回就看出亮点来了。陈赓一次率部与国民党军作战,把敌人杀得尸横遍野。
说句实话,看了这样的境头,连我都想给陈赓跪下,连我都想痛哭流涕,高喊首长仁义。这不是仁义是什么呢?不仅把自己的战友当人看,甚至把死去的敌人都当人看,这是多么大的超越,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样的境头在中国的影视中出现,真是百年不遇的第一次!
是啊,国民党军是我们的敌人,但他们首先是中国人,是中国人,就是我们的同胞。和敌人决战,血流成河,无论如何都是一场悲剧,因为这是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战斗,是同胞与同胞之间的相互灭杀!同室操戈,相煎太急,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所以,每当我看电影、看电视,看到我们一枪一枪地打死“敌人”,并因此而乐不可支、欢呼胜利时,每当我听到或读到我们曾经几大战役,消灭“敌人”一百多万时,我就想哭,因为是那么多中国人死在了中国人手里!我没有自豪感,感觉不到智慧,一点不觉得我们具有摧枯拉朽、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我的心里只有郁闷。我们的民族,应该发生这样的悲剧吗?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人!即使不是中国人,是外国人,他们也是人!是人,就是我们的同类,我们就应该具有最起码的同情与怜悯之心,这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的精神世界里永远不灭的灯火。汉代《说文解字》里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的生命。那么,人的高贵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表现在懂得爱上。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价值,在人的世界里具有普适意义。“仁者爱人“,我们的古代先贤已经说得很清楚。爱,才是最接近人的本质的东西!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人类之间的相互仇视还难以避免,但这是次要的,是旁枝末节。相互关爱,以人为人,永远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陈赓那句话的意义不可小视,它反映中国人在人文精神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若是在以前的影视中出现这样的台词,那就了不得了,那就成了政治问题,演员和导演都会受到处分,甚至会被批倒批臭。我们曾经有过以“斗”为乐的时代,不仅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人斗。影片中描写消灭敌人时,那真是充满了无限欢乐。我至今还记得电影《董存瑞》中董存瑞第一次上战场的情景,他每打死一个敌人,就兴高采烈地向战友汇报:“你看,又打死一个!”好像打死的不是人,而是一头狮子、一只老虎,甚至是一只蚂蚁。现在想起来,我为这样的境头感到心痛。敌人该不该消灭?该,但消灭完之后,表情总应该是沉重的,因为你又杀了一个人,杀了一个自己的同类,你应该像陈赓那样才是对的。可那时的时代背景就是如此,董存瑞不可能做到像陈赓那样。那时我们的脑子里只有“敌人”的概念,没有“人”的概念,你同情敌人那还了得吗?同情敌人,你就会成为敌人,甚至你的后果比敌人还惨。现在的影视剧中能把敌人也当人了,这不是进步是什么呢?因为在历史上,我们曾经不仅不把敌人当人,甚至把同志都不当人,反右反死了多少人?文革又革去了多少人的生命?邓拓、老舍、张志新、遇罗克,这些惨痛的记忆永远铭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那样的时代不能再出现!
把敌人当人,蕴含的意义是极其深刻的,它是对人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本质就是把人要当人看。这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思想。我们现在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那是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相信,中国只要沿着这样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日子将会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