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时政评论

高考改革须坚持四个原则

  1977年8月,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定:立即恢复高考。一晃,30年了。3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迈向了大众化阶段,于是高考的功能和意义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高考的存废、改革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但是高考制度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为高考制度本身,不仅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高考改革的任何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考改革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首先,高考改革必须坚持刚性的公平竞争原则。为什么要恢复高考?就是因为废除高考之后,“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招生方针,人为变成了“领导批准”的四字方针,成了社会身份的附属特权。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因此无论高考怎么改革,刚性的公平竞争是它必须坚持的原则。追求公平竞争也是高考改革30年来的追求。考题设计从死记硬背到能力立意,从一次高考向多次高考探索,从学费并轨到“绝不能让任何一个被大学录取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的承诺,从最初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到“阳光招生”,再到后来自主招生杜绝“条子生”,保送生、特长生也必须参加统一的高考,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高考竞争的刚性公平。

  其次,高考改革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为什么要废除高考?就是因为“拍脑袋”的决策,文革委员会想当然说“估计文革前17年的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中大多数是资产阶级”。正是这一“估计”,造成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最重大的决策失误。反思历史,今天的高考制度改革切忌想当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因为高考制度具有多元属性,对它的改革必须审慎。这几年,一些地方相继进行了一些高考改革的试验,但多喜欢晃来晃去,十分不严肃,如一会记“原始分”,一会又记“标准分”,今年实行“3+2”的考试方式,明年又实行“3+X”的考试科目。一些地方出于良好愿望,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强,如有的地方把体育列入高考必考科目,但沉重的学业负担下,学子们都去买兴奋剂了。又如有的地方把品德情况列入高考,但苦于无法衡量,成了一句空话。这样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改革是要不得的。

  实际上,这几年高考改革争论,争论者大多为专家、领导,却不见基层教师、家长和学生。这说明高考改革参与主体还不够,意见收集的还不充分,专家和官员们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见,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设计高考改革方案,去进行高考改革。

  第三,高考改革应该坚持普适性的原则。恢复高考后考什么?如果你现在去翻看1977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你会惊讶当时的题目真简单。就是那么简单的题目,当年参加高考的人,却是大多数名落孙山。为什么?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时代去。在1977年8月5日,邓小平亲自主持的“神仙会”上,有代表说文革的十六字方针导致“走后门”不正之风泛滥,“读书无用”的社会风气盛行,招生质量得不到保证,应该从严命题,至少要恢复废除高考前的水平。这一观点受到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众多代表的质疑,最后邓小平说,高考命题要考虑十年浩劫的影响,考试内容要坚持普适性原则,题目可以简单一点,过去荒废的学业可以在大学重新补起来。

  所谓普适性,简而言之,就是普遍适用性。对于高考来说,就是考试的时间、方式,特别是内容,要让绝大多数考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如过去高考一直放在7月,但不少地区由于天气太热,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被人们称为“黑色的七月”,现在改到6月,就是为广大考生着想,见识了普适性原则。如今,有人建议中国的高考,应该学习GRE,实行机考。这种建议,看似创新,但现实中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的考生,可能到高三还没有真正接触过电脑,可能连一些起码的操作都还有问题,这就不具有普适性。在高考内容方面,今年的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中,在“文综”的政治学科增加“信用工具”和“股票”等内容,这就是过分考虑社会热点,刻意求新,不具有普适性,因为真正了解股票,懂得炒股的高三学生还是少数。

  高考改革在内容上尤其要坚持普适性的原则,因为这是确保教育公平的一种手段。如果内容不具有普适性,就只能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而让大多数人感到茫然,高考就失去了选拔考试的意义,因为不具有普适性的选拔考试,只能选拔一些偏才、怪才,就像各科的奥林匹克比赛考试一样,不适合大多数人。高考内容必须坚持普适性的原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还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很大,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差别很大,就连同一个城市内,不同学校的差别也很大,在这种现实下,坚持高考内容的普适性,一定要在基础内容和社会现实内容之间取得平衡,要在书本知识与素质能力之间取得平衡。

  最后,高考改革应该坚持谨慎论证、大胆实验的原则。高考是怎样恢复的?邓小平先后多次召开务实会和务虚会,了解情况,在论证充分之后,坚持真理,抛开“两个凡是”,果断地作出了决策,1977年重新召开招生工作会议,把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计划暂时搁置,调配相关纸张,印刷考生试卷。邓小平当年的做法,在今天的高考改革中,依然有学习和借鉴的必要。

  教育的历史就是实验的历史,我们应该对教育实验持宽容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教育实验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每一次教育改革,实际上都是一次教育实验,整个社会没有必要对一些教育领域的试探太过警惕。陶行之、晏阳初等,就是因实验成为了一代教育名家。高考改革,只要做好了前期的调研和论证,我们不必急着进行“好”与“坏”的价值判断,而应该进行大胆实验,在试验中进行总结和修正。

  今天,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和高考相关的问题,如高考移民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问题、特长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必须靠我们去探索。实际上,恢复高考30年的风雨历程中,扩招、春季高考、签署诚信承诺书、自主命题、自主招生、网上阅卷、网上录取、面试直录等等,都属于教育实验的范畴。高考制度,还面临着一系列改革的问题,谨慎论证、大胆实验,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

  高考虽然在形式上也只是一种考试,但它承担的社会功能很多。减轻高考的社会功能负载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有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 30年了,很多人又开始犯“历史健忘症”了,忘记了废除高考的伤痛。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是必然趋势,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高考就是制度性保障之一,目前还不能废。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高考有重重弊端,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恢复高考的历史告诉我们,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要改革的,一定要改,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基本原则就够了。

(责任编辑:李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邓小平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