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陕西省)安康平利县正阳乡一些村庄的生猪流行一种怪病,大量商贩闻风而来低价收购病猪销往外地,以牟取暴利。
在正常情况下,无良养殖户和商贩的病猪交易并不十分引人瞩目,一来城市消费者对猪肉有一定识别能力,二来大多商贩没必要在肉源充足前提下,冒贩卖病猪的风险。
攀升、消费相对萎靡、新一波生猪尚未出栏的情况下,出于利益的考量,病猪显然就成为不少商贩眼中的“唐僧肉”:趁着涨价趋势未滑落之前,四处网罗收购低价病猪,然后以高价卖出牟取暴利。平利县的商贩收购病猪现象,发出了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肉价大涨的背后,蕴藏着不良商贩跃跃欲试的投机热,而这种投机可能造成诸如公众健康受损、扰乱市场秩序,给这一波全国性的肉价上涨增添更多负面效应。
今年的这一波肉价上涨,目前最大的警示之一即: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重视城市消费终端市场,而忽略农村生产前端;对消费价格比较敏感,而对生产资料价格相对迟钝。追根溯源,肉价的上涨因素在前年和去年就开始初露端倪,甚至显山露水——“猪肉链球菌”、“高热病”等疫病导致各地大量生猪死亡,玉米等饲料成本价格持续上涨,而农村养殖户由于对风险的担忧和市场信息获知的天然不足,必然减少生猪存栏数,这都隐含未来终端消费市场上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扬。但在各种问题的不断暴露中,相关部门循着“重消费轻生产”的思维惯性,没有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直到肉价大涨。
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终端肉价的上涨背后,可以回溯到一个逻辑链条,而终端肉价的上涨,也可预期到另一个逻辑链条:投机夹杂着病猪,可能引发的危机会超过肉价上涨的负效应。
因此,对安康平利县出现的贩卖病猪现象,相关部门不应等闲视之,而应放在全国肉价上涨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去考量。尤其在前段时间国内陆续出现生猪“高热病”疫情的预警下,贩卖病猪更应该得到最强有力的遏制,否则一旦出现“破窗效应”,争相效仿的投机所引发的种种公共卫生恶果,会使肉价上涨这一经济现象变得复杂化。
为防止病猪上市对市场的冲击,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疫病防控力度,要做好猪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加强产地检疫,强化对牲畜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严防病死猪流入市场。而就在通知发出之时,平利县的病猪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当地漏洞百出的监管、简陋至极的检疫体系,极具讽刺意味地成了“病猪上市”的欢送者。“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蝴蝶轻轻挥舞翅膀都可能造成千里之外的一场飓风,那么对于盘根错节紧密联系的市场而言,数百头病猪的流入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想想“猪肉链球菌”和“高热病”对市场的冲击,实在不敢想像后果会有多么严重!
市场经不起折腾,市民的生活经不起折腾,农村养殖户经不起折腾,在全国各地各部门正紧锣密鼓地为平抑肉价、调节市场做出全方位努力时,平利县的“病猪上市”事件,显然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