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布莱尔终于宣布决定辞去工党领袖,并在6月27日辞去英国首相职务,结束十年的唐宁街生涯(1997年5月2日当选)。
布莱尔坚决支持布什攻打伊拉克,被视为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捩点,前工党领袖金诺克直指与布什“结盟”是布莱尔的个人悲剧;据民意调查显示,接近七成英国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布莱尔离任后的主要政治包袱,特别是英美联军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始终找不出任何大杀伤力武器,更令英国民众质疑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也许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布莱尔在本月初向工党议员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和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内,他细数了自己出任首相以来的各项成就,并表示他在任十年“永久地改变了英国”;据布莱尔表示,新工党政府有一个基本的执政理念,就是让英国人无须再在“社会正义”和“经济繁荣”之间作出选择,而工党的成就能够如此长久,是因为英国的政治基础已经改变。在布莱尔治下十年,英国经济高速增长(自1997年开始英国每年以2.8%速度增长,超过法国的2.2%和德国的1.5%),失业率下降,教育和医疗经费增加,成为英国自二战后享受的最长繁荣期。
布莱尔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力证经济繁荣和社会公义可以并存,他的基本理念是寻找构筑新英国的四个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就是通过投资于人民、基础设施和工业科研等经济战略,改善所有英国家庭的生活水平;政府既不应该经营企业,也不应放弃自己的战略责任,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每个国家都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利用市场的力量服务于公共利益。众所周知,工党多年来的基本路线是主张国有化、征重税、福利主义、重社会公平多于经济增长、亲工人阶级压资本家;20世纪70年代在工党治下的英国死气沉沉,工会动辄发起全国大罢工,英国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完全没落的过气帝国。
布莱尔彻底改造了传统的工党,他在《新英国》内提出要与工商界合作,培养英国的长期经济力量,“新工党”将会鼓励投资、发展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英国企业打开世界市场、鼓励中小型厂商等等;在经济政策方面,布莱尔几乎完全摒除了传统工党和欧洲左翼政党的“极左”路线;英国的失业率目前正处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足3%),远胜于其他欧洲国家,成为布莱尔治下的另一项辉煌政绩。
工党的成功,令欧洲左翼政党纷纷改弦易辙,效法放松管制、减少政府干预、开放市场、与工商界合作等工党的成功经验,影响所及,德国的默克尔夫人政府和最近竞选落败的法国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的政纲,都注入了“新工党”的经济理念,可以说,布莱尔的最大贡献,是他永久改变了英国,也永久改变了欧洲的左翼政治,令左派政党也相信可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之间找到一条出路,单此一点,就足以令布莱尔成为历史上伟大的英国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