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扬子晚报》报道,“五一”节前,梦想成为专业歌手的(江苏)丹阳市高一学生司马辉俊,将自己创作的歌曲《美丽丹阳》的歌词寄给丹阳市有关部门,他希望这首歌能够得到政府部门和市民的认可和支持。从去年年底开始,司马辉俊就忙着制作单曲《老外公》和进行网络发行,今年更是退学在家专心圆梦,想成为一名专业歌手。
笔者认为,这种赌博式开发值得商榷。所谓赌博式开发,就是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前景放到了急功近利和光怪陆离的名利场上,将“能力泡沫”当作赢取社会赞誉度和经济收益的资本,将成长通道用娱乐化途径进行炒作,将“终南捷径”替代苦学过程。这种过分开发如果成功了确实能够收到实惠和金钱荣誉,比如台球神童丁俊晖。然而,“丁俊晖式成功”又有几人?更多的孩子只能在“赌博捷径”中血本无归。“过早成名是一架巨大的梦想发动机,也是一架巨大的梦想破坏机。”20多年前耀眼的童星方超曾说:“在我不懂得演戏,不懂得名利为何物时,就拥有了童星的头衔。后来越来越多的导演找我拍戏,我学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将精力的大部分放到了拍戏上。等我长大了,找我的导演越来越少了,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可怕’!如果能重新选择,我情愿从小不当童星,好好学习。这是人生的遗憾和痛苦,我领悟得太晚了。”
对于孩子而言,知识和才能才是永恒的,习惯和道德发展才是久远的。暂时的成功和辉煌虽能获得虚荣、实惠,却让孩子失去了终身学习和提升内涵的最好时机。孩子由于身心发展不够协调,却又过早浸泡在成人社会的乌烟瘴气中,幼小的心灵受到超前冲击,不但会失去学习知识的良机,还让心智发展受到误导和扭曲。速生之木早入衰期,而柏、樟、松等生长缓慢的树种都能长成参天大树。到底哪一种培养方式更科学、稳定,这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年,教育观念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家长们不要淡忘了教育底线和基础规律,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和含量,只会鹦鹉学舌,事业也不会走得太远。成名以后的丁俊晖不但告诫家长不要模仿他,他还选择了“读大学”。这种幡然悔悟告诉我们:赌博式的培养靠不住,知识和能力才是成功的支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