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大未名湖风光 |
一条“北大在建五星级酒店”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惊起哗然与愤怒一片。据4月19日《新京报》报道,隶属于北大管理的北大科技园,正在校园东门边兴建五星级的“未名湖大酒店”。此举引起北大师生的广泛争议和质疑。根据规划审批文件,该地块为“教学科研用地”。对此,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酒店也是教育科研的配套设施”、“五星级的酒店也不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档次,而是需要”。
谁都看得出来,“酒店也是教育科研的配套设施”明显是一个偷换概念的说法。
退一步,就算“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的违法行为,在北大可享有“特事特办”的特权,北大是否就应大搞商业开发,减少教学科研预留地,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教学科研预留地更加紧张呢?是教学科研更重要,还是赚钱更重要?大学直接搞商业,应是不得已的例外,还是经常性行为?这样的北大还是蔡元培先生强调的“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吗?当然,仅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北大有建五星级酒店的“需要”,也许并不假。这可以从前不久媒体曝光的一条新闻中得到印证:北京海淀区政府的资料显示,“北京大学每年的外事接待费用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见4月1日《北京青年报》)“未名湖大酒店”开业以后,显然不用为生意不兴隆发愁,真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啊。只是,这些肥水里有多少是符合规定的开支,又有多少是腐败发酵的臭水呢?肥水只流自家田以后,会否传来更浓更稠的死水臭味?
无论是建五星级酒店,还是接待费用的省级规模,都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北大太有钱了。光是一个“世界百强大学”计划,就从政府那里分得了18亿元。如今,“酒店也是教育科研的配套设施”,岂不令纳税人心寒!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此有钱的北大却舍不得给学生提供像样的奖学金,却让自己的教授到网上去哭穷,却不能对“教育科研”本身有更多投入!
有网友建议北大购买一架A380飞机,我看很值得北大领导认真考虑。北大每年有那么多的留学生、访问交流学者和外宾,有那么多教授学者要坐飞机出行,这可也是肥水啊,怎么能外流呢。五星级酒店要自己建,飞机当然也要自己买,而且还得是“五星级飞机”,比如空客A380之类。既然“酒店是教育科研的配套设施”,飞机当然也是;既然“五星级的酒店不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档次,而是需要”,那么,A380飞机当然也不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档次,而是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