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载,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06年度人物,2006年年度人物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今年的年度人物将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评:是《时代》在忽悠“你”,还是“你”真的影响了世界?“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全面代表这一现象。”——世无英雄,遂使竖子“你”成名。
新华网载,2006反垄断盘点:百姓向垄断利益集团讨公平,一年来,以反垄断为核心的公共利益事件接连上演着。
评:言论自由度迈了一大步,可惜破皮不动骨,垄断体制不改,垄断难绝。同时,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尚有待加强。
各大网站载,在前日举行的90平方米住宅设计颁奖会上,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透露:今后,将对超过90平方米的大户型住宅征收税费。
评:缘木求鱼!当社会资金流向小户型时,小户型房子就不涨价?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文化论坛《“知识”:态度的危机》指出,在这个时代,知识越来越被附着更多的因素,在许多教授那里,知识的追求演变为职称、项目、官位的追逐;在许多学生那里,知识的追求又转化为获得学位和好的工作目标。当知识被用来逐利,以至于知识本身的追求都被忘却的时候,“知识”必然出现危机,这不是知识本身的危机,而是时代人的危机。
评:最近,有报道称,湖南女硕士一年转战十省市考公务员;上海考研报考人数跌破10万,13年首次降温。联系起来看,你就不会认为“危机”一说是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