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公款吃喝,武汉市政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政府。该市从2005年11月就开始进行了规范公款接待的试点改革,今年10月,又在全市统一推行公款接待公示制度。结果,吃请费下降38.27%。(《新京报》12月11日)
公款吃喝浪费惊人。今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有关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如果节约38.27%,则一年可节约1420亿元。
武汉的做法可谓成效显著。不过,其公示的方式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武汉市政府没有向全社会公示,而是通过局域网在单位内部公示。武汉市工商局的吴处长说:“接待费是党政机关内部的事情,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向社会公示。”武汉市监察局党风室副主任章为表示,考虑到公示内容比较敏感,他们并没有要求单位向社会公示公款接待费用。
这种说法实在让人不能苟同。党政机关将公款吃喝招待费用向社会公示,既是义务也很有必要。
党政机关的接待费绝不是机关内部的私事,党政机关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其行为并不生产一分钱的财富,其接待费用的一分一毫,都来自纳税人的奉献。人民拿出税收,委托公共服务者管理机构和人员为社会服务,其服务的质量、内容和成本开销,都应该无条件地向委托者公开,并接受监督、质疑。多年来,党政机关从来没有向纳税人公开过任何公款消费的财务账单,在把公款开支当成私家事务的秘密财政开支中,公款消费数目相当庞大,挥霍浪费惊人。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民主财政建设,还相当不成熟,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向纳税人、向公民负责,公开开支账本的制度。
包括公款招待在内的公款消费,也许有其不得不如此的必要性,完全取消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开支不应成为一个无底洞,更不能秘密开支、黑箱运作。这种支出活动的执行者,必然要受到社会普遍的监督和约束,它应该有必要的限度,应该追求花费最小、效用最大。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以权谋私,导致腐败。而这种监督制约,既需要内部职工的监督,更需要外部群众的监督。党政机关用于招待吃喝的开支,并不是单位自己的资金,更不是单位职工的资金。招待费用如何开支,无关他们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他们有多强的积极性去进行监督,去惹是生非得罪人呢?
让社会群众知情,让纳税人知情,才能真正发挥监督的效力。一年拿多少钱用于招待吃喝,首先得同纳税人代表(人民代表)商量一下,做个预算;你具体实施的时候,向社会公开,让给你提供钱的百姓们知道,你把这些钱到底拿去干了什么,是不是真的用于招待,招待了谁,按什么标准。如果人们知道实情,对于合理支出,也许会多一些理解;对于不合理的开支,则必然会予以批评质疑。这种批评质疑,虽然让党政机关的领导和干部心中不爽,但是,唯有这种阳光下被严格监督的制度,才能确保权力部门按照人民的意愿花钱办事。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