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用“轰动全国的案件”来形容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22日审理的“华人第一成人社区”特大淫秽色情网站案,但似乎没有多少人被这个案件本身轰动,却被这个判决的结果“主犯被告人陈辉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给轰动了。
在被轰动的人里面,有69%的网友认为“判得太重了”。或许这69%的网友大部分不是专家,但就“法不责众”这一点来说,当一部法律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错误的时候,应该就到了重新修订至少是重新审视的时候了。侵犯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法律必然是有问题的。
李银河在博客撰文,认为法院对陈辉的判罚“有违法律的公平”,并称“中国还没有走出性的中世纪。”她呼吁有关部门“认真反省淫秽品法”。有教授怒斥李为“扯淡!”“她是企图以一己的价值取向来代替社会的价值取向,曲解了社会的价值准则。”教授说:“法学上主张,法不明文不为罪,换言之,法有明文即为罪。”
教授的声音实在过于苍白,因为中国历史上有毛病的法,甚至是恶的法都曾存在过,继而被否定过。判定一部法律是恶法还是良法的依据是:“当地人的一般道德观念。凡当时当地的一般道德观念认为是剥夺个人基本权利或者显失公平的法律,就是恶法”。性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权利,身在现代,思想却还停留在封建的“万恶淫为首”上,将所谓的“传播淫秽品”等同于杀人放火大罪,故意忽视法律的合宪性与合理性,仅因为该法的存在就认同----这样的教授是现有法律的二奶吗?
另有法律专家将怒斥的焦点停留在“判罚不能过分受社会评价左右。”这是在误导人的视线,制造“网络中存在舆论暴力”的假象。法院的判罚何时受过舆论的影响?看专家的意思似乎舆论已经左右了判罚一般,难道他的原意是如果没有网络舆论,这罪名还能判死刑或者死缓不成?这样的言论是对网民智慧的侮辱。
对“性事”犯罪处罚过重,还可列出一连串的案件:1980年代严打的时候,我所在的小城市一个五金公司里曾经有人因为摸了一把女同事的屁股被判了死刑;1994年中国有一书商因为"盗印"金瓶梅全本被枪毙;1990年代,杭州“芭堤雅”夜总会的女经理因介绍卖淫罪获利两千余元被判入狱10多年。
作为比较:中国银行某行长贪污及挪用公款近20亿港元,被判12年。
定罪量刑不统一、不合理甚至差异很大的结果就是使法律变成弹簧,并且使人对在中国犯罪的“性价比”产生怀疑,给人的感觉是做贪官比办黄网要划算多了,做大坏人比做小坏人性价比高多了。当个体成为严打或者某次行动的牺牲品时,法律便失去了应有的尊严与威慑。对这样显失公平的判决法律专家顾左右而言它,避重就轻地玩起太极推手,这样的专家也让人失望继而对其失去尊敬之心。
我支持李银河说的“厌恶不可以成为法律的依据”。吃苍蝇是人人都厌恶的事情,但不能因为人人都厌恶就定一条吃苍蝇犯法的罪名出来。有专家提出:“很多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色情和淫秽为法律不容。”需要正视的是大多数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恰恰不是以法治国,而是停留在以德、以宗教教义治国上。这正是非法治国家的行为,以宗教层面的意识来干涉道德,进而影响法律,这样的法最多也就是在立法上占据了超级的道德制高点,而非以保护个人基本权利为职责。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链接:李银河质疑情色六月天站长被重判 教授斥其扯淡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