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五河县第一中学的两名教师李茂余、董国平,因不满是上级把一个“各方面意见很多”的机械厂领导张某定为校长人选,编发手机短信给县里有关部门领导。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不但自己遭遇降级、撤职处分,还被拘留了10天、罚款500元。(11月25日《潇湘晨报》)
两位老师,都是执教20多年的老教师,前者还是县人大代表、校工会主席,却因“短信诽谤被拘”,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彭水诗案”。通过五河县与彭水县两地县领导的表现,无疑,“涉案”公民是遵守宪法的,但官员们却不懂法。因为人们都知道,所谓的诽谤,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借以损坏他人人格与名誉的行为。上述两起“短信诽谤”,达不到诽谤的条件。
我更倾向于认为,对两位老师的惩罚,其实是对更多的公民进行恐吓。县领导不会不明白,一条没有散布出去的短信,其实就是一封举报信,人大代表发送举报信,甚至可以理解为履行职责。为什么五河县领导宁可打倒两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教师,也不愿意让一个对教育管理完全陌生的人退出学校?为什么领导宁可自己违法,也要让守法者受到惩罚?
在一个不愿意听真话的官员眼里,没有公民,只有影子和钟。《墨子·鲁问篇》载:鲁国阳文君问墨子,“有人告诉我,一个当忠臣的,叫他趴下就趴下,就他站起就站起;放在那里让他别动,他就不动,喊一声才应,够忠了吧?”墨子说,“叫趴就趴,叫站就站,那是影子;让他别动就不动,喊一声才应,那是钟。您需要一条影子和一口钟干啥?”阳文君与墨子的对话,就是“影钟学”的由来。
墨子的本意是告诉阳文君,影子与钟是国家发展的巨大障碍,没想到,后来者却热衷于将他的话当成“听话哲学”而驰骋于官场。秦中飞、李茂余、董国平等人领会了墨子之意,但却没有想到,他们的父母官所学到的,只是阳文君的讲话精神。这样的落差势也导致诸多闹剧甚至悲剧的诞生,使社会出现更多的影子和钟。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