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做了题为《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的讲话。会上,几个地方的政府和学校介绍了宝贵经验,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的负责同志就加强学校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工作做了很好地部署,某校长代表109名校长念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的倡议书,“大家都讲得很好”。
分析这次会议的背景,就是校园“出事多”,主要是校园内安全事故多发。过去,遵循领导批示,“各级政府把中小学安全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广大中小学校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得到了加强,育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中小学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校园内外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发生”。
在召开这次会议的前夕(11月18日晚),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一起楼梯口拥堵踩踏造成学生严重伤亡的惨痛事故,死亡学生达6人,受伤学生达39人。不知人们是否还记得,去年10月,四川通江广纳小学也发生过一起群体践踏事故,死亡学生也是6人。
处在所谓的“转型期”,社会矛盾较多,坏人多,中小学校园不会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成为一方净土。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直接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没人不懂这一点。家长们都对孩子的安全时刻揪心,大家对开这样的会议当然都拥护,还是“坚决拥护”。相比许多充斥“假大空套”话语的会议和活动,这是务实会。广大群众真的希望“落实会议精神”。
然而,或许以往颁发的无效“定心丸”过量的缘故,现在人们几乎对所有的会议效果都不抱多大希望,喊得调门越高,就越不放心。因为,调门高往往意味着有关方面的举动重在政治表态,刻意迎合社会“主旋律”。如果把讲话、倡议精神的调门放低一些,则可以让人觉得态度比较实在,提高一点可信度。
比如,这会议其实就是“校园安全工作会”,不必以“和谐”为主题词。长期以来算作一项“工作措施”的“倡议书”,不必那么文采横溢,不着调地倡议什么“让校园充满爱”,就说“保卫学生人身安全”就可以了。
中小学校园里的安全事故,责任当然绝大在大人,在学校管理者一方。教育界希望自己管的这一块不出大事,公众的愿望和他们一致。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的方面舍得调动较多资源和力量去加强这一块的治理。比如公安局,如果把校园安全治理排在重要位置,像惩治某些活动、群体那样集中警力、精力去斩断黑势力伸向学院的黑手,校园安全和学生群殴事件必会大大减少。
我写过《不疼孩子的中国人》,注意过校园和幼儿园暴力和安全问题。过去发生过许多耸人听闻的事件,有让学生轮番抽教鞭的,有在学生脸上剌出“贼”字的,有用扒火钩烫脸的,有用不干胶封住“不听话”学生嘴并推广了此““经验”的,有聘请恶霸流氓“管理”以致学生被杀的,有打耳光打出人命的,有非法拘禁逼死、虐死孩子的,有“游班示众”的,有当众扒女生裤子的,有命令女生陪舞遭“领导”猥亵的,有逼学生吞粪便、吃苍蝇、吃虫子的,有剪掉幼儿手指的,有逼幼儿喝尿的,有打得孩子离家出走和不敢进校园的……大火中“让领导先走”的叫嚣,“禽兽教师”事件,以及许许多多的群体安全事故,向我们发出严厉警告,迫使我们对后代安全和正常成长,做出深入的反思。我们大人们是该长点出息了,该为孩子们和我们这个族群的前途,做出“壮士断腕”式的抉择。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国务委员陈至立:加强学校管理 共建和谐校园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