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曾都区教育局近日发现,该区有132名教师交来假毕业证用作评职称。事发后,该局对这些教师作出严厉处罚。面对处罚,部分教师大倒苦水:“我们年纪大了,学东西很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说实话,因为要评职称,教师们集体伪造文凭,令人很痛心,这有悖师德师品。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们的深深无奈也无不让人同情。
现在的中小学教师都感到有无穷的压力,这不仅仅是来自教学方面,还有评职称的压力。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上岗证、普通话合格证等,每年都得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来办理或重新登记,每次评职称都必须要交两篇发表的教学论文。与此同时,就算是教师评上职称了,也不一定就能够加上工资,因为现行的职称改革是先评再聘,而且都有指标限制。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从评职称到被聘用,那就是无尽的等待。评职称如同鸡肋一样,不去争取就等于放弃那一线希望。
不言而喻,教师职称评定体制的弊端给了教师们深深的伤害,各种较为苛刻的门槛不但不利于教师这一职业得到的发展,相反逼迫一些教师抛弃了师德而弄虚作假起来。如果说“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可以为教师们带来自豪感,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教师纷纷改行的现实,无不令人担忧。我们不能天天对着教师讲要在三尺讲台做奉献,可是我们又为教师们做些什么呢?教师的生活里不能总只有清贫伴随。而当虚假又将要出现在教师身边时,我们除悲痛之外,还是悲痛。
我想,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应该是以鼓励教师为目的,让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根本。因此,职称评定的设计应科学合理,与教学实践要好好结合,切不可让唯文凭、唯论文而让一些教师从此走上背离职业道德的道路。
另外一个客观因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制造假文凭证书的不法行为屡打不绝,这也说明假文凭证书有很大生存空间。这种低成本的造假卖假,无形之中导致人们铤而走险。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