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北京市,一名外国女子试图纠正一辆现代车的“违章”行为,司机一怒之下,两次摔了她的自行车,然而,这位司机却被“人证俱获”,一名叫老安的摄影爱好者将场景摄下并挂在其博客上,并取名《老外帮助国人提高素质》。在某些国人素质江河日下的今天,这张帖子被热炒就可想而知了。不过,令网友吃惊的是,尽管现代车有摔自行车的不当行为,但车子却并没有违章;就连老安也想不到的是,网上出现了追查现代车的网络通缉令,那辆车的违章记录、司机的真实姓名、家庭电话等等隐私统统在网上公之于众,之后司机牛先生家的骚扰电话也接连不断……
这又是一个网络暴力的经典案例,给我们观察网络的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关系提供了又一个视角。老安的初始目的,也许是想通过网络这个空间,来进行舆论监督,进而试图提高国人素质,怎么老安在博客上进行一下舆论监督,却走向事情的反面呢?
答案可能就在于时代在前进了,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渗透我们的生活后,我们适应网络的规则却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网络社会泥沙俱下,网络监督自然就伴随着网络暴力的暗潮涌动。
网络是虚拟的,谁也不知道你是一条狗,更不用说在发生侵权时找人赔偿了,所以,才有人会肆无忌惮地将现代车车主的各种隐私都公布于网。网络社会往往也不讲究程序,不讲究证据的确凿,网络也没有专业的法官。所以,对于某一件事情的评判,网络往往是诉诸于道德的正确,诉诸于激情的宣泄,只要你能得到多数的认同,你就占据了制高点,你就可以将对手打翻再踏一脚在其上面。比如就所谓的抓“色狼”行动而言,一旦网络上出现“色狼”标签贴在前,当事人煽情的言说在后,网络就会掀起打击所谓“色狼”的暴力,形成广场效应,所谓的“色狼”就有口难辩了。网络暴力在虐猫事件中、在“铜须事件”中,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当事人在网民围攻下,相关权益无从保障。网络的神奇与恐怖还在于,他能将某人与事件无关的,甚至是当事人亲朋好友的祖宗八代的隐私都“掘地三尺”给深挖出来;他能将一个人的过错无限放大,让其在社会中无立锥之地。
网络暴力纠缠着的网络监督是如此让公众讨厌,公权力也就容易顺着这种不满跟踪而来。如果我们不想让网络监督声名狼藉甚至毁于一旦,不想让公权力的手随着网络实名制、博客实名制伸进我们的私生活,我们别无选择,正如法官的权威来自其节制,网络监督也当自律与节制,唯有在规则下监督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具体而言,网络监督如果针对个案监督,应当是对重大事件的监督,发布的网名应当实名,并且网站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把关”,就如当年某反腐败网站在公布山东济宁市原副市长李信下跪的相片前事先经过了多方证实一样;如果是一般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不能在网站中公布相关能知晓当事人信息的文字、图片,让事件的讨论仅仅局限于现象本身;任何人都不能在网上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以及公布他人的隐私,网站对于这类言论必须及时删除。
网络舆论监督只有自律与节制,只有不断地与网络暴力在博弈中获胜,才能浴火重生。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