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说,长沙某企业,这两天接到所在地——岳麓区的一张“黄牌”,该企业环保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排放物“铬”污染没有解决好,因而受到警告。按理说,这个企业要“背景”有“背景”,是长沙“标志性企业”之一,想必对地方财税和稳定是贡献不小的。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黄牌,该企业表现相当诚恳,答应整改,并承诺在2008年整体搬迁出该区。
岳麓区,因为岳麓山而声名卓著,自然是一个生态区。生态区能否容纳工业园,能办什么样的工业,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应该有所限制。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对那些高污染企业的“梯度转移”,我们要特别谨慎。没有眼前的GDP不要紧,破坏了生态环境,那可就亏大了。湘江边上的一个铬盐场,几年利税才几千万,而现在,要把那堆积如山的铬渣处理完,就要好几个亿!而这,还不包括对环境的损害,因为这根本就是无价可估。所以,对岳麓区敢于向这些“重点保护单位”、这些利税大户亮出黄牌的做法,是应该表示赞赏的。
资本的逐利特点,决定了资本必然永远“梯度转移”下去:从西方到东方,从欧洲美洲到亚洲非洲,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从沿海到内地。它所瞄准的下一个目标,是那些贫穷着、原始着、落后着的地方。中国的沿海,是这些工业资本最先着陆的码头,这道理并不深奥。过了这么多年,这些地方一方面赚够了利税,一方面也意识到,环境不能再被糟蹋下去了。这样糟蹋下去,发展也是毫无意义的。环境糟糕,必然生活糟糕,必然生命质量糟糕。于是,他们向这些生产者下达了逐客令。
被放逐的工业资本,当然要继续“梯度转移”。城市不行,就迁移到乡村。平原太醒目,就迁移到大山深处。这种工业游击战术,是很普遍也很常见了。有些地方,为了所谓的项目引进,不顾一切地给出大块土地,让这些工业资本孵化成长,而不对引进项目有所限制和甄选。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遗患无穷。
岳麓区对属地企业出示黄牌,警醒意义不可低估。我们从一味的发展的热潮中清醒了、反思了。但从该企业承诺搬迁的话语中,我们有了新的担心,企业是搬迁走了,搬到哪里去?那些污染症结解决了吗?还会继续随着项目“梯度转移”下去吗?该企业刚迁来岳麓区的时候,周遭还是一片农田,没想到很快就成为居民区,被社区包围了。这固然反映长沙在飞速发展,但这不应该成为该企业忽视环境保护的理由。难道就因为是处于农村就可以对环境保护有所疏忽?如果说当年环境保护力量和措施还比较薄弱的话,那么,随着企业财富的增加,保护环境措施和力度也要跟上去,而不是一味听之任之。希望类似这些企业,要在进行梯度转移的时候,把污染问题同步解决好,避免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污染。如果在另一个地方,环境保护措施依然跟不上,或者说依然落后,那么,梯度转移的,就是带有黑血的资本了。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