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处负责人称,媒体报道并不属实(11月11日《京华时报》)。
粗略地回顾一下近期媒体报道,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已经是相关消息披露后,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第四次站出来“辟谣”了。前三次分别为:近日有媒体报道“明年中国学生将可以在本土参加美国高考——ACT考试”,此消息立即引起各界震动。然而,国家教育部却在次日发出严正声明,称此报道不实(10月24日新华网);日前,有媒体和网站称,“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酝酿对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校进行改革,酝酿取消成人教育学校”。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报道为不实报道(10月31日新华网);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昨日表示,有关“铁道部酝酿在火车票中加收铁路建设费,火车票将要涨价”的传言不属实,铁道部从未提出过这方面的议题(11月5日《新华网》)。
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热点敏感问题的消息,今天发布,明天避谣,让人无所适从,颇有被愚弄之感,不仅使媒体的信誉大打折扣,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记者的生命!反对假报道,不做“客里空”,是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涉及国计民生的消息,频繁出现“不实报道”,很是耐人寻味。
确切地说,这些“不实报道”都有准确的来源和依据。美国高考ACT考试内地设点,是记者10月19日从北京国际教育展上获悉的;教育部酝酿取消成人教育学校,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20周年大会上透露的;火车票中加收铁路建设费,虽然记者没有透露消息来源,但报道陈述的事实是,“国家发改委正在就此事进行市场调研”。这个调研是否也属于“子乌虚有”?发改委至今没出来辟谣;天然气价格调整,则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11月9日在“第二届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上透露的。由此可见,这些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笔者注意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在回应征收铁路建设费时称,“铁路票价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票价调整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而国家发改委新闻处负责人对天然气涨价问题则直截了当地说,“天然气价格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不会这么随意地发布”,“有关价格问题也并不在其(指王晶)管理权限之内”。可见,问题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是不应该的人在不应该的时机和场合,发布了不应该发布的消息。
在信息时代里,社会的自主能力和信息的公开程度是成正比的。一个社会信息越公开,社会的自主能力和承受能力越高,社会越稳定。但是信息公开也是有严格取舍的,决不是所有信息都一览无余。比如,那些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敏感消息,并且属于党和国家的机密,尚处于酝酿状态时,从社会稳定的角度上来讲,就不应该随意向社会公开。
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敏感事项,要做到公开及时不越时,传播快捷不快嘴,该由谁说就由谁来说,该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以确保信息的准确,社会的稳定。
这也说明,对于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消息,只有适时报道,才不会出现“失实报道”。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