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投票已经结束,激烈的“驴象之争”也基本落下帷幕。根据最新的选战结果,美国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夺得参议院控制权,这是民主党人4年来首次控制参议院。早些时候,民主党人在中期选举中从共和党手中夺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至此,民主党成功将国会参众两院收入囊中。
应该说,中美关系正逐渐进入小布什执政以来最稳定,也最良性的发展阶段。“利益相关者”概念在美国政界的确立,使得中美之间逐渐进入共同利益集合。但是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大多数之后,这种良性环境会不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挑战?
众议院和参议院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有所区别。众议院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其在联邦财政预算上有决策权力。同时,众议院的成员虽然在媒体的曝光率不如参议员,但是美国众议员中不乏专业领域的行家。不少政界的中国问题专家,都来自众议员或者有众议员助理的经验。因此众议院的许多法案虽然不如白宫决策引人注目,却能引导和强化美国整体政治舆论的发展方向。
在涉华方面,就可以列举数个对中美关系有巨大影响力的委员会和小组。其中包括2002年由85名美国众议员组成的“台湾连线”,高度关注台湾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对台出售攻击性武器如潜艇等,也包括2005年由民主党众议员福布斯倡议成立的“中国小组”,主张推动深入了解中国;还包括90年代以来一直在众议院强化所谓中国经济威胁的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
美国现任国务院东亚事务帮办柯庆生上任伊始,即到该委员会进行听证,显示了这个委员会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力。而诸多众议院的传统机构也在关注正在崛起的中国事务,如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曾经通过《台湾安全加强法案》,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曾经多次举行关于中国军事发展的听证会,并且在2002、2004年都提出过制裁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的公司。从传统上看,众议院可谓是对华“鹰派”的“鹰巢”。
随着民主党在未来两年的众议院占多数席位,“鹰巢”里的强硬气氛可能会出现加强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众议院机构之外,最重要的例证就是,民主党议员南希·佩罗希就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众议院议长(House Speaker)。佩长期关注中国的人权政策,更对中美关系中的巨大贸易逆差大加鞭笞。这样的众议院语境势必会强化众议院对华强硬措施和法案的出台,以及未来美国国会对华关系。
而在目前的选情下,民主党同时控制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那么国会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作用力将会明显加大,甚至可能重现1994年共和党控制众议院之后,民主党总统克林顿任上,美国府院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从根本上说,众议院易主之后,中美关系最大的变化会体现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上。总体而言,对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却会使得双方要重新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政治舆论上化解分歧。这种语境分歧的积累,最终可能会导致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某些法案在众议院出台,消耗中美关系的良性能量,引发不必要的政治博弈。
即便民主党没有赢得参议院多数席位,政治语境的复杂化也在所难免。
此时此刻,或许正在北京展开对话的中美两位副外长,正感受着美国中期选举的蝴蝶效应。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