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重庆发生大客车坠桥特大交通事故,暴露出该市公交秩序混乱和体制的弊病。目前,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组成了23个暗访小组,每天乘坐公交车暗访。而市交委机关已排出顺序,每天至少有两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乘坐公交车上下班,配合暗访组,掌握公交车运行状况、乘客的需求和意见,且要将每日情况书面交到相关的部门。
原来,不论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组织的23个暗访小组,还是交委机关作出的“每天至少有两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工作安排,都不过是为了“暗访”,为了“了解民意”。笔者纳闷的是,既然那里的官员能够出于这样的“工作需要”而轮流改变一下出行方式,为什么不能把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作为公车改革的一项内容呢?
如果官员能和普通市民一样,以乘坐公交车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哪里还用成立什么“暗访小组”来“了解民意”?公交秩序的混乱,老百姓谁不知道?不知道的大概只有养尊处优的官员们。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竟然和官员处于“绝缘”状态,直到发生了特大交通事故,有关方面才想起“了解民意”,这难道正常吗?
笔者预测:一旦公交秩序好转,大小官员们就算大功告成,必将“光荣”地“凯旋”。而他们的再次“暗访”,肯定要等到公交秩序再次混乱的那一天。如此“了解民意”,则“民意”永远也了解不完。什么时候官员们能够普遍地成为公交车上的常客,我们的公交事业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