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年了,虽然现实社会仍然需要鲁迅那种战斗式的批判,但是鲁迅之后却没有第二个鲁迅站出来。当今坚持写作反腐时评的人,他们所秉承的就是鲁迅的精神和鲁迅的风骨。他们的脑力劳动只能得到欠量的报酬,甚至得不到必要的笔墨网费的补偿,他们牺牲了许多别人休闲娱乐的时间和人际交往上得到的便利。
一年前,一位时评作者意外的收到某网站寄来的一张稿费汇款单,一看:10块钱,是一篇反腐言论。这家网站以反腐倡廉见长,原以为纯粹公益性的,没有稿费,没想到时隔好几个月,能收到这10块的“润键”之资,也值得兴奋几分钟。可他老婆的一句话引发了他的一番思考。她说,腐败分子碰到你们这帮笔杆子,算八辈子倒了大霉了!是的,腐败分子应该感到惊诧、郁闷和不解:这群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否则凭什么10块一篇文章还在那里挑灯夜书,绞尽脑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文”消得人憔悴?在腐败分子的眼里,这区区10元,就是忽略不计的零头。与他们兜里的百万、千万相比简直就是九百牛掉一毛!有时一桌应酬下来就是好几万,一甩手就可以扔给按摩小姐20万,这10元毛票,喝茶都不够,还算钱么?
腐败分子没有理由不感到毛骨悚然,没有理由不整夜做恶梦。虽然时评人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人,不是直接掌握着腐败“命门”和检举揭发他的人,但是他们一双鹰隼般的眼睛始终盯住他们的举动,无论是他们的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新闻在媒体上露面,他们就洞若观火,从字里行间中找到腐败分子的软肋,然后单刀直入,不揭它个血淋淋的不算鲁迅的“后人”。他们喜笑怒骂的文章对那些还在腐败着的官员就是一种震慑的力量,一种有力的警示,一种善意的感召。有这样一群人在,腐败分子就会感到“分离聚合皆前定”、“生关死劫谁能躲”!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的文章是在白色恐怖中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投枪和匕首”。 而时评作者就是这样一群以鲁迅先生为不朽偶像的人,高举他的旗帜为社会法治、公平、正义而声嘶力竭鼓与呼的人。他们手中的一枝笔就是一杆枪,就是一把匕首,就是一刃尖刀,就是投向腐败阵营里的集束炸弹,其威力无比,令对方胆战心惊!有多少网评作者面对10块钱一篇的反腐言论仍笔耕不止,坚持不懈,一篇篇观点、时评、建议,天天见于各大网站报刊,何况有不少知名的大网站收编时评稿件已给稿费了,何况还有不计其数的网友战斗在BBS的阵地上,一分钱也没有却在不停地为腐败分子的倒台默念咒语,敲响丧钟!
引用《南方都市报》社论中的一段话:“即使是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我们又怎么可以相信,没有纯粹、自由、彻底的批评,社会的污秽可以自我清洁,灵魂的疾病可以自我痊愈?体制的缺失能够自我纠正?公权的使用可以自我约束?没有哪一个时代不需要思想者的医治,没有哪一个时代不需要批评者的坚持。”时代需要批评,反腐败更需要淋漓尽致的批判。一篇篇评论犀利无比,针砭时弊,笔端喷火,直射贪官污吏。他们或以案说法,举一反三;或激扬文字,直抒胸臆;或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或推崇廉洁,颂扬风范;或鞭挞丑恶,戳穿伪善;或揭露卑鄙,猛扇耳光;或警示来者,如雷贯耳......不必过于计较他们文字的精准,不必责怪他们出手的莽撞;不必追问他们每一个细节的精微;不必笑话他们总拿贪官的色性说事,只要是战斗,战斗的姿态就不会一招一式都是“规定动作”。
10块钱一篇的反腐网评看起来是低廉的,然而它存在的意义却弥足珍贵。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斗争,而反腐时评的作者就是用笔作刀枪、取地底之火作笔墨的斗士。虽然在有些人眼里,他们是不值一提的堂吉诃德,但是他们坚信每一次呐喊都将成为全社会反腐之声中的最强音,象鲁迅那样去战斗,让腐败分子颤栗吧!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