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评论专栏换个方式写:请读者先欣赏一张《朝鲜与韩国人均GDP对比表》(单位:美元)。
1960年:朝鲜253,韩国82,前者是后者的3倍(朝鲜经济建设“千里马”时代--笔者注);
1970年:朝鲜400,韩国410,后者追上前者;
1980年:朝鲜700,韩国1592,后者超前者约1倍;
1990年:朝鲜980,韩国6482,朝鲜落后6倍以上;
2000年:朝鲜130;韩国8840,朝鲜落后67倍;
2004年:朝鲜86;韩国12431,朝鲜落后145倍;
上述对比数据时间横跨34年,我只取其中逢10年的数据及2004年的数据,这是我从网上摘录的。有了上述对比,朝韩两国经济现状一目了然,比用文字阐述更为直接了当,更形象,更具说服力。
那么,朝鲜何至于如此“悲惨”--我以1990年为时间节点略作解读,算是一家之言:
1990年,波兰、东德等前苏联老大哥之“小兄弟”已“红旗落地”,再一年后的“8.29”,整个苏东集团灰飞烟灭。朝鲜从此失去了苏联老大哥长年性“输血”。而1990年代中期的朝鲜,“伟大领袖”将权力“世袭”给了他的儿子……
同样那个年代,韩国结束了1960年代以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人独裁政制带来的国家动荡和官场贪渎,民主政治体制基本成型,正好迎头赶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西方传统制造业向东方的大转移。还赶上了高科技革命的浪潮,虽没喝上“头口水”,却也喝到了“二口水”。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政治和社会法治互相融合互动,外加高丽民族的进取心和坚韧不拨,韩国经济岂有不驶上快车道之理!
还是同一年代,比朝鲜条件更差的越南,曾经的“二哥”中国,也分别在“革新开放”和“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快马加鞭。越南就不说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才可怜巴巴的245元(还是人民币),朝鲜约600美元,远远高出中国。可到了1990年代,“二哥”借助改革开放早已名至实归。
考虑到“鲜血换来的传统友谊”,考虑到希望“红旗不倒”的意识形态因素,中国一次次善意“启发”朝鲜顺应世界大势,向世界开放大门……
识者明白,改革开放是历史机遇,是受时间、空间包括国际大环境约束的,错过了机遇期,就失去了古诗所云的“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浪漫。可是,我们的“同志加兄弟”,那会儿正热衷于什么--不必多说了吧。
邓小平1980年代初就意识到“不改革就死路一条”--其伟大之处或叫历史功绩就集中体现于此。朝鲜、越南、中国,改革前都属同一个体制,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改与不改就是大不一样!当然,对中国和越南,还要解决小改与大改的问题--改革是条不归路,此处按下不表。
内忧外患,外加痛失改革的历史机遇期,朝鲜干什么呢--正大力推行所谓的“先军政治”--一切以军队为优先,保卫领袖,保卫政权”。
朝鲜人口2300万,坐拥军队110万,号称“世界军事第五强”。外加工农赤卫队350万。同比例放大,13亿中国人该有军队6000万。养军队要钱,国防建设须国家经济力打底。以人均86美元的GDP(2004年),养如此庞大的军队,百姓不闹饥荒那才叫怪!没有经济力何来国防威慑力--于是底气不足,转而折腾导弹、核弹,殊不知,此“蛋”非鸡鸭蛋,这玩意儿更烧钱,于是乎,必陷入恶性循环……
核爆炸之后,如我在本周三专栏文章《朝鲜“核”了,日本会否紧随其后》中所分析,朝鲜此举只能使自身的生存空间更加狭窄。“核蛋”没有蛋白质--一个尽乎赤贫的国家,靠“核蛋”就能保住“红旗飘飘”简直如同“扯蛋”!请问,越南有“核蛋”么--它如今却很安全。写到此,我真心感谢邓小平主推改革开放的毅然决然。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