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学生,在兰州市城管部门工作。一次,我们师生八九个一块吃饭,他的同学异口同声“批判”他“暴力执法”。说他的工作就是砸小商贩的水果摊,拆开饭馆的小房子。他们“指责”的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整个城管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街头,我也多次看到城管执法的情况。最深的印象不是城管之于摊贩的正面冲突,而是摊贩之于城管的游击战术。不论是铺一片塑料布摆地摊的,还是推三轮车流动作业的,只要看见城管过来,马上就会卷起东西东躲西藏,其惊慌失措状让人顿生悲悯。
他们之所以跑,说明他们知道自己有错。这是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也是城管“硬”的理由。但人们可能不会去想:他们知道有错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城管如果这样想了可能会“软”一些。
我的学生说,城管其实是“硬不得软不得”。硬了,可能引起冲突,导致“粗暴执法”;软了,可能失去权威,导致管理失控。在城管人员硬不得软不得的时候,非法经营的小商小贩就会“硬”起来。于是才有了一次次城管与小贩的冲突,城管的形象也慢慢沦落成一个“讨人厌”的角色。
非法经营的小商小贩大都是穷人,有下岗职工,有果农菜农,都是社会应该同情的对象。而“非法”大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没有证件,一种是摆错地方,都在“一般群众”能够容忍的范围。
当然,穷人不是“非法经营”的借口,但如果不掌握穷人做生意的特点,让他们合法经营也不那么容易。他们经营的多是小买卖,是为糊口;其次,经营多是临时性的,杏黄卖杏,瓜熟卖瓜而已。
做任何事情,人们都会计较成本与收益。做这样的生意划得来办证吗?联想到办证的种种困难,他们可能选择无证经营,因为无证经营并不会每次都受到处罚。他们选择“马路市场”,因为进入专门市场先得购买固定的摊位,而且不一定好做生意。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城管是软是硬,都不会有多好的效果。这时,我们不妨掉过头来想问题:如果查处无证经营“讨人厌”,那么能不能让办证更加方便快捷,甚至允许以其他证件如下岗证或者身份证替代经营证件;如果清理马路市场徒劳无功,那么能不能把已沦为“市场”的马路改成市场,或对现存的马路市场进一步规范?
只是,解决这些问题,靠城管一家肯定不行。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