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居巢分局在办理一起伤害致死案时,错误拘捕张虎、张峰、焦华、王浩等4名青少年学生,其中张虎和张峰是亲兄弟。4人因被刑讯逼供受尽折磨,被关押3个多月,直到真凶被抓才重获自由。(《中国青年报》9月11日)
据悉,在长达100天的牢狱生活中,4名原本清纯的学生遭遇了办案人员实施的“车轮战”等闻所未闻的折磨:侦查人员轮番进行审讯,不让你有片刻休息,哪怕是合眼的机会;有的人还被罚站、罚跪十几个小时,或是双手整天都被铐在墙上。经过最长达五六天的煎熬,4人最终精神崩溃,被迫作出违心的供述。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热播的《陈赓大将》,当年陈赓同志在国民党狱中可谓受尽人间折磨,国民党是穷尽了一切办法,但依然没能改变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没能摧残其那钢铁般的意志。陈赓大将的风度令人钦佩,不过当那种毫无人性的惩罚降临到四名无辜的孩子身上时,谁也高兴不起来,令人无比痛心。4人中最大的刚满18岁,最小的才16岁。本来是花季少年,各自该在校园里享受着青春的快乐,品味着眷眷书香,却因无意中成了当代版的“窦娥”,你说冤不冤呢?
荒唐可笑的是,一位母亲说孩子不是好东西,竟也被警方当成了证据。审讯时,不让有片刻休息,哪怕是合眼的机会;有的人还被罚站、罚跪十几个小时,或是双手整天都被铐在墙上,而且是持续五六天,这样的折磨对陈赓将军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但当这样的“灾难”降临十几岁的孩子身上,其结果自然是可以想象,如此严厉的“刑讯逼供”有几人受得了呢,即使换做成人也难免“屈打成招”,想不招也不行,何况几个孩子?
不难看出,又是一个典型的“刑讯逼供”案件,为片面追求结案率和办事效率,某些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把“刑讯逼供”当成了最有效的“法宝”,不管是什么颜色的“猫”,没得商量,一进门都统统“打”成黑猫,最后是指标完成了,结果有了,但司法的程序正义却荡然无存,其中的冤假错案无数。案子结了,但公平何在,正义何存呢?
我们可以找一万个理由来谴责刑讯逼供,但是仅仅谴责甚至愤怒是远远不够的。道德谴责的作用是十分有限,要从根本上遏止刑讯逼供的司法“怪现状”,更为关键的是需要采取切实的措施,用强有力的制度去规范,没有惩罚的道德谴责终究是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考验,倘若继续默许其行为,我想,“窦娥们”会越来越多,采取刑讯逼供这种最有效的破案方式者也会越来越多,而长此以往,恐怕是人人都是其中的“受害者”,法将不法!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闻链接:安徽巢湖四名学生蒙冤事件调查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