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提问:聚焦社会痛处
主持人:一方面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减少农民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避免照搬国外的现代化模式,因为它们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甚至会带来许多啼笑皆非的闹剧。我们的访谈先暂告一个段落,下面我们把机会留给在座的诸位观众,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
观众甲:陆老师您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的学生。我想问您一下,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就成了农民工,为什么打了十多年工他们还是农民工,这个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他们不能翻身?
陆学艺:这就是体制的问题。首先是户籍制度。现在我们改革内容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户籍制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户籍这个制度,没有农民工这个词,这是中国特有的。我的国外朋友经常问,什么是农民工?我说农民是身份、工人是他的职业。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并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比如前段时间就颁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
观众乙: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叫侯大力。李昌平先生针对“现代化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建立农民组织的方案。我想问一下您对这种主张有什么看法?
陆学艺:这个肯定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农民散了。当然,像人民公社时代那样组织起来肯定也不行。现在是一家一户,它存在一个问题,生产还可以维持,但销售就不行了。我们先不说政治组织,先拿经济组织来说,如果有农民协会的话,他们种的西瓜也就不会因卖不出去而烂了。
85年以后,这个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有些地方农民组织的先对较好,但大多数地区很涣散。所以我想第一步应该把农民组织起来,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养猪协会、养鸡协会、西瓜协会、葡萄协会这些合作社的作用。有效的协会,可以先组织一部分,这肯定可以解决一些销售的难题。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现场观众就只能提两个问题了。由于搜狐是一个网站,因此很多网友参与了这个访谈。他们提的问题很多,也包含了许多方面,下面我们有选择地抽取几个问题请教一下谢老师。
网友小清: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应不应该领取低保?
谢寿光:我觉得可以领低保,重要的是怎么样鉴别你找没找工作。
陆学艺:现在高校扩招以后,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即就业问题。因为我现在还在北京工业大学兼院长,管了几个系,每年到了7月15号或者是8月15号,都会问你的就业率怎么样。
我觉得就业率应该成衡量能不能扩招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非常希望培养的学生尽早地就业。我进北大的1957年,当时只招了10.7万千人,现在是500万了,而且现在我们也取消了毕业分配。那时候不存在就业的问题,都给你统一分配,只是有的单位好一点、有的差一点。解决500万人的就业问题,需要克服两个问题:一是政府安排渠道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二是用人单位和就业者方面问题,我就说两边都有问题。我们的大学生都想上大企业、大机关、大单位,可现在这些大单位都人满为患;小单位他们又不愿去。所以我建议,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安排就业,你先找一个差一点的,骑驴找马。初中毕业的人在北京都可以找到工作,现在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这不是有问题吗?
网友根铁:工行收入现在出现了“马太效应”,上级工行职工的收入是基层工行职工的20倍以上,上级基本上把下级的财源维持他们的收入,这很不公平,两位专家有没有好的办法?
谢寿光:如果他是一个公众公司,并且完全建立起了治理结构。它会有调节机制,否则你工行会要垮掉的。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
陆学艺:就是按权力进行分配了,有些人权太大了。
谢寿光:怎么能找到一种合适而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个情况我们没有做过调研,很难作出评判。我们只能从外部的角度看,要是一个严格的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来的管理架构,就不可能出现随意抽取下面资源的做法。
网友欣欣:我来自公务员系统,我们公务员系统的就是级别工资占的比重太小,职务工资占的比重太大,同是六级职员,你是一个处长可能比一个科员收入多很多,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谢寿光:这次改革已经包含公务员工资改革。随着工作年龄,一个主任科员可能会比处长的收入还高。我们需要一整套制度,而不单是一个单纯的克服问题。我们现在公务员的工资里面,级差太少。
网友可能不会赞这种说法。我们很多是分配不公的问题,但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在相当一部分国有单位或者是公务员系统里面,内部分配的平均化倾向还是非常大的。在目前的级差制度中,每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他所承担的责任是不相称的。网友说说工行的中央最高一级的工资和基层最低一级的工资差20倍,现在好多企业里面差几十、上百倍的都有了。
主持人:好,谢谢两位专家。今天我们的访谈时间到了,感谢各位观众莅临搜狐参加我们的活动,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