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领取低保”的政策,但日前广州市劳动保障局透露:广州目前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申请领取失业低保。市劳动保障局陈处长表示,作为自尊心很强的大学生,领取低保就等于告诉人家自己失业、无能。(8月11日<信息时报>)
之前从学界到坊间热议的所谓“失业大学生低保”,至此总算以“真实的谎言”尴尬地标记了一个注脚。14部委的“通知”就像一只酸葡萄,在弹性十足的制度空间和大学生就业窘境之间“藏猫猫”。连劳动保障局的专业人士都能揣测出大学生“领取低保就等于告诉人家自己失业无能”的心理预期,毕业了,你还真好意思去领低保?“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申请领取失业低保”——这真是一件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吗?有点概率论基础的恐怕都笑不出来,一项为弱势群体兜底的制度设计结果兜不住一个,仅仅从道德精神层面论证弱势群体的自强或者努力怕是残忍的,他们的生存语境真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或者请告诉我:偌大一个广州,就没有一个失业大学生“应该”在低保的微光下取暖过活?
其实,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失业大学生低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相关部委缺乏专业话语的制度引导使得大学生们做了一场玫瑰梦而已:理论上说,倘若真将未就业大学生“纳入低保”无疑是一个政策误区,使得现有低保制度陷入两难境地——要么牺牲制度本身的规律性和公平性,要么使新的低保对象再经受一次心理打击——因为,低保制度毕竟是一个针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制度,从国际惯例而言,此类操作都会有一整套被称为“家计调查”的法定程序为前提,原因就在于,低保待遇的本质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供养或部分供养生活水准已经跌至贫困线以下的人,尤其是当他们有劳动能力的时候,更应审查严格。再观照一下我们眼下的“大学生低保”,其实并不是独立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农村低保政策之外的,对失业大学生的低保政策是与其家庭联系在一起的,从申请标准的确定到实际情况复核,再到批准实施,家庭仍是低保对象——至此,“大学生低保”这只饼画得如何逼真已不重要,“望饼止饿”后的某些失业大学生还挣扎在原先的起点上倒是最大的现实。
办理低保的手续之繁琐、条件之严苛,一点也不比办助学贷款容易,助学贷款画饼充饥的历史已经在“大学生低保”中再次重演。连政府官员都能把“大学生低保”与“失业无能”联想起来,大学生低保被制度性地弄成上层建筑的额外施舍已是昭然,脆弱而敏感的大学生会为这只酸葡萄放低尊严的身段?——换个问法可能更深刻:我们的低保制度难道就非得践踏着大学生的尊严上路?原谅我把大学生低保比作酸葡萄,因为,“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吃得到。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