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征集评选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主办方称,备受关注的物理学大师杨振宁、翁帆的忘年恋完全符合条件,很可能当选“十大爱情经典故事”。评委代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白烨表示,杨翁恋完全符合条件,他本人愿意为它投上一票。(7月14日《新安晚报》)
经典爱情是评选出来的吗?回望人类爱情史,无论是现实中的伊丽莎白·巴莱特与白朗宁,还是文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世人交口称赞、代代相传,有哪一个是评选出来的?
为什么要评选经典爱情?难道通过这些经典爱情来教化芸芸众生见贤思齐,也去创造经典爱情吗?试图通过爱情上的楷模来说教他人,不是自己弱智,就是对公众智商的低估。如果说评选雷锋式的先进人物还有情可原的话,因为这样有利于抗衡世风日下。那么,评选经典爱情则不伦不类。试问,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离婚等事绝非丑陋之举,夫妻双方感情有裂痕了,不爽了,非要让他们向经典爱情看齐,不人道也不明智。只要双方乐在其中,经典不经典倒无所谓。
动辄以经典爱情来教化公众,委实是一种愚昧,让人读出了夹杂其中的酸腐之气。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说:“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才说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看见历史上‘重适’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与强迫女人守节不同的是,打造经典爱情多少有让夫妻双方共同“守节”的意味。
杨翁恋放在百年后也许是一段爱情佳话,但在当下,杨翁恋颇受争议,尚未被公众接受,这样的爱情若被评为经典,评选的初衷又是什么呢?评选是给谁看呢?难道,普通百姓把爱情藏在心里,隐藏在为对方拭汗的举动中,流露在为对方烧顿荤菜中,慢慢地和时光一起变老,他们的爱情就不经典?或者说,他们真的需要经典来寻找爱情的坐标?
经典不是捣鼓出来的,爱情是不需要标榜的,经典爱情不是评选出来的。有人吃饱了没事干,拿情色说点事,自我抚摩一下,再抚摩他人一下,挑逗挑逗爱情的腋窝,为百无聊赖的生活加点荤,找点乐,这大概就是评选经典爱情的意义吧。若经典爱情非要评选,别亵渎了爱情,戏弄了经典;自娱自乐可以,但别愚弄了公众,调戏了公序。否则,就真的不好玩了。何况,谁晓得这类格式化爱情的评选操纵中,有没有贪婪的商业目的在铺陈设计呢?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