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将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发给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开拓者、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使他成为我国医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从1956年进军肝胆外科以来,吴孟超一次次闯进肝脏禁区,为13600多名病人切除癌肿,创造了世界医学界的无数个奇迹。吴孟超说:“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边;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1月10日《新闻晨报》)
在当前由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一些医院和医生医德沦丧、大多数民众看不起病的大背景下,吴老的事迹无疑具有非比寻常的参照价值。
在吴教授眼里,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吴教授常说“作为医生,没有挑选和应付病人的权利,只有为他们解除病痛的义务。”收病人红包和拿药品回扣,是吴孟超一直深恶痛绝的事情。“病人治病可能已经花光了积蓄,有的还负债累累。医生只有治病救人的义务,没有收受红包的权利。”
更令人感佩的是,吴教授做手术时,用的麻醉药和消炎药都是最普通的。平时,他要求医生不用价钱贵的抗生素,做检查时也尽量为病人省钱。如果做B超能解决问题,决不让病人去做CT或者磁共振;如果病人外带的片子能够诊断清楚,也决不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能为病人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
我以为,吴老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并非偶然,而正是吴老始终把患者视为衣食父母,始终关注他们的困苦与不幸,时刻为他们着想,老几十年如一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以维护圣洁的医德医术为天职的结果。这种心怀天下、悲天悯人的道德修养自然也成就了吴老,使他成为一位技艺精湛、学养深厚和品德高尚的医生。
也许,体制层面的改革纷繁复杂,在职业道德大面积滑坡的当下,一名医生或许很难做到洁身自好、医德高尚。然而,从吴教授那里,我们却分明看到了天使重回人间的希望,我们也能够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全新医疗体制的架构有待时日,道德氛围的改善和净化,一个医生的努力或许微不足道,但谁能说,个人对道德与信念堤坝的坚守,不是制度变革的一个必要前提,起码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呢?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