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声于丹是一种痞相
何刚(北京资深媒体人): 起哄、轰人,不是个性,而是粗鲁。中国过去的戏院里面有喝彩、喝倒彩的传统,但这种文化并不完全健康。按照现代文明来讲,不喜欢别人可以选择沉默或干脆离开,不应以粗鲁的言行表示反感。于丹教授昨晚的遭遇,有各种版本流传,但可以肯定,对这位主办方邀请的客人起哄,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虽然起哄者未必和北大有关,但这件事发生在北大这座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镇,始终令人遗憾。
于丹教授虽然因为“心灵鸡汤”而广受质疑,但她在解读传统诗词、传播古典文化方面确实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她关于昆曲的讲座引起了大家对昆曲的兴趣,功不可没,是很多专业研究者无法匹敌的。她的各种观点人们完全可以反对,但仍需尊重她发言的权利。
让人吃惊的是,许多人对少数观众的不礼貌举动不仅不批评,反而宣称这是北大的个性,“有风骨”,嘲笑于丹教授本该遭此尴尬。这种态度不值得提倡。所谓“有风骨”绝不是敢于起哄,而是敢于质疑并提出独特见解,应像哈佛大学学生以公开辩论和安静离开课堂的方式质疑经济学大师曼昆那样表达意见,那种看别人不顺眼而对他人呛声的做法,并非名士风流,而是一种痞相。
公众往往会因为权威坠地而感到快意,一些人则唯恐天下不乱,这些心态都是当前社会的弊病。社会应该鼓励主流价值观,强调人们在质疑、批评和反对别人时保持礼貌和教养。做不到这一点,其观点和动机都值得怀疑。
于丹应有所反省
沈金浩(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个人认为,于丹是个很聪明、思想非常活跃的人,她有大量粉丝,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接受她的人。据有关信息看,于丹当天是被邀来就昆曲艺术发表言论。据说于丹儿童时代就接触昆曲,与当今昆曲演艺界名家多有交往,想必她在这方面还是懂得不少的。但昆曲历史悠远,内蕴丰富,一般认为需要较长时间浸润其中才能发表内行意见。由于于丹教授工作所在的院系不属这个方面,成名亦主要因讲《论语》、《庄子》之类,也许一些人不认为她能讲昆曲艺术。那些用呛声的方式来处理的人,很可能是本来就不喜欢她。
当今中国社会也有所谓“后现代社会”的色彩,媒体在引导社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擅长在媒体上发挥其所学的人,就成了学术明星。但他们原本未必个个都是学术上有高深造诣的人,突出特点是有所悟、很能说、有胆量、有气场。
公众往往不清楚这种现象的实质,对这些明星人物有很高期待,希望他们“万能”,是“大师”。对于丹的定位偏差造成了某种落差,所以有人对她进行批评甚至责骂。
客观讲,于丹教授被称作“心灵鸡汤”的一些观点对社会是有价值的。不过现在在盛名之下,她也需谨慎,应该对社会上一些人的质疑有所反省,花些时间充充电,发表一些提升其学术形象的东西。一直以普及者的形象示人,易招致批评和嫉恨,也妨碍她行稳致远。她现在活动很多,战线很长,还有社会职务,需要适当控制。(本文由曹磊采访整理)
相关评论:
从表象来看,作为明星,就是娱乐时代的产物,谁也不会保持永远的热度,必然有退出舞台的时刻。而深层次的来分析,中国缺少真正的学术大师,而竟然就有人喜欢听别人吹捧自己是大师,好象自己就是那全知全能的权威了,什么样的场合都非己莫属,什么样的场合都应该由其出面总结、指导……[详细](华声在线)
从还原过来的事件本身来看,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还是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样的主流大媒体,到大大小小的网络媒体,不一而足。不过,人们对此所持的观点显得比较“一地鸡毛”——有谴责北大学子素质差的,有嫌于丹这些话太“得瑟”以致招来这种倒彩的,也有同情于丹的,还有认为主办方操作失误的,等等。[详细](每日新报)
涉及北京大学,涉及“学术超女”于丹,还有“滚下去”这样的表达,消息引发热议理所当然,但是,假的就是假的。让人奇怪的是,事实没弄清前,有教授竟称应为叫“滚下去”的北大学子喝彩,这是怎样的心态?[详细](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