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季节开始,各式“最牛”记录纷纷出台。据四川新闻网7月18日报道:成都七中2009级14班被媒体称为“最牛高三班”,这个班59个学生,全部上重点线:11个上北大,9个上清华,6个上复旦,2个上中科大,2个上香港科技大学,1个上美国麻省理工。
这样的成绩,单从数据上看,确实卓尔不群。但为数不少的网友在新闻的跟帖里,极尽辛辣嘲讽之能事。很显然,这并不是公众对这些高三学子的努力和成效进行否定,而是另有所指。
成都七中在成都人或者了解四川高中教育资源现状的人心目中的分量,几近于中国人心目中的“北大、清华”。据成都七中自己的网站这样介绍:成都七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是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源基地。每年考入北大和清华两校的人数占这两所学校在川招生人数的1/6左右,占在成都市招生人数的近1/2。不但如此,四川新闻网的报道中也披露,这个成都“最牛高三班”——成都七中2009级14班的班主任刘源老师自己说,该班是七中两个理科实验班之一,学生为成都和外地的优秀学生。
这样稍显繁复的介绍,或许就给这个所谓的“最牛高三班”被网友“轻视”,描述出一条较清晰的逻辑:把大范围地区内的优秀学生集中起来的“实验班”,在优秀师资力量如此集中的学校,考出“最牛”佳绩,属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没有考出好成绩,倒还显得奇怪了,所以,也就并不值得特别的夸耀。
而公众对这个所谓“最牛高三班”的嘲讽,自然不是“酸葡萄心理”。相反,这正刻画出公众对当前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现状的焦虑心理。
但凡一地,从省会级城市开始,直到僻野山乡的学校,尤其是中学,没有设置“实验班”的学校,不说是凤毛麟角,至少是很难寻迹。当然,这是笔者生活经验所得,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不过,如果有人想据此证明笔者的逻辑链条有缺陷,那恐怕也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自欺欺人者,了解实情,却不愿意承认或者掩盖实情。其实,不但大多数中学有“实验班”,甚至,每个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两个“实验校”,这大概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现状了。
不过,教育资源却是有限的。虽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举全国之力”办好某件大事的嘱托,也能看到重视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时时流诸管理者之口,或刷遍墙头路边。但教育的物力人力投入比例,与社会的需求,差距应该说是不小的。
但“教育”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因为这也是政绩考核的目标之一。各地重奖考入清华北大学生及其学校的新闻频出,就是一个例证。这样做,在政绩统计表上显得好看,也能给当地公众一个回复,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只是,当有轻有重的投入规划一旦被定为指导性政策,非“实验校”和非“实验班”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就难免于被剥夺的命运了。而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下,被剥夺的感觉,自然也就愈显强烈。
国民教育普适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众对“最牛高三班”的嘲讽,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这种“转移性”的焦虑,其实已经是一种民意指向。虽然这种“焦虑症”并不难治,只是,谁愿意去治呢?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