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别人家的孩子:我的同学是清华twins学霸

编者按:清华twins学霸以彪悍的成绩走红网络,从初中到大学一直生活在她们阴影下的这名校友,讲述了自己的“苦情”青春。父母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子女,引来的可能是孩子对家长“别人家的父母怎么怎么样”的攀比。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的父母,做好了成为“李刚”的准备吗?

这些天,一对芳华正茂的姐妹花,赫然登上了众多搜索引擎的搜索榜榜首,力压莫言以及“元芳”。没错,她们就是清华twins学霸:马冬晗、马冬昕。

我相信,有那么一部分人,包括我在内,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心里会咯噔一下,如果我们当真产生了同样的悸动,我建议我们建一个群,群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姐妹花——的文章”。

父母们的口头禅:你瞧瞧人马冬X……

马冬晗、马冬昕,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两个神一般的存在,这两个“别人家的孩子”们中的佼佼者,一直是以她俩为中心(上下两届)的大连孩纸的梦魇。

我先说我所知道的二位神的光荣事迹:保持了我们初中几年的女子800米纪录;作文不是满分就是接近满分,一个是当年大连市中考榜眼,另外一个是探花;进入高中以后,通过竞赛先后保送到清华大学精仪系和化学系;在每年清华仅有的5个特等奖学金名额中,俩人是去年的第一名和第三名(三万块钱啊!!我为什么不是人家的爹!)

再说说本人,年方二十又一,正好处在两位马姐大招的作用域内。童年时期很幸运,因为爸妈没有听说过马冬X,于是我得以在小学快乐而开心地犯傻,踢网球,钻防空洞,哥甚至还放跑过学校动物园的梅花鹿(这个牛大发了有木有!)。一言以概之:不认识马冬X,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爸妈不知道马冬X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我迈入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七年二班的大门那一刻起。七年二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不是因为我爱那个班级爱得深沉,拽一句英文叫作:We share the same head teacher.还!偏偏!是!语文老师!两位马姐作文强悍到完爆我等工科男啊!两个人初中的所有习作都被人整理成书了啊!

我初中参加的第一次工附中考庆功会,“马冬昕马冬晗”这一串名字便深深刻印在了与会的所有家长的脑海里,包括我爸妈,毫无疑问。我的父母属于特别开明的那一类,不大动辄就搬别人家孩子,但也是少不了因为逼我报这个班报那个班而把马氏姐妹挂在嘴边,“你瞅瞅银马冬昕马冬晗,银怎么就能个个儿学”、“你瞅瞅银马冬昕马冬晗,银怎么就能不让爸妈操心”、“你瞅瞅银马冬昕马冬晗,银怎么不天天瞧叫唤累啊!”

因为报班的事情,我甚至跟爸妈打过不少架,后来不仅仅是因为报班,更是因为比比比,比毛线啊比,我作为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对于家长这种攀比做法表示深恶痛绝。对比这种修辞手法,在高考作文里面都很少用了,用在教育子女上简直是胡闹,荒唐。换个角度说,做家长的什么时候看见自家孩子说:你看人谁谁的爹,给那小谁谁又买这又买那。道理很简单,但好多人就是不懂,或者说,不愿去懂。

追着马氏姐妹的“阴影”,我也上了清华

相对于众多惨受“别人家的孩子”荼毒的孩子来说,我觉得我还是相当幸福的,至少我的父母只是说说,最终在我的誓死捍卫下都向我妥协,而且事实证明,报班什么的,是本世纪自《无极》以来最无聊的一项活动,一群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学习学校里学过的或者将要学到的知识,父母们排着队去交钱,生怕别人家的孩子学了,自家的孩子没学。

我记得我当年就是用这样一句话镇住我爸妈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的,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可以参考:“你要报班,我不拦着,但是当我不想听课的时候我也可以像报班的其他人一样在课上玩手机、看小说,浪费的又不是我自己的钱。”这句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家长有着如此强大的杀伤力,我觉得这就好比有人在你面前炫耀一个小瓷罐,一个劲儿地说:我从古董店淘的,周朝的,周朝的…然后你深藏功与名地说,这是我卖给隔壁吴老二的那只夜壶,上周的,上周的…

之后,我追随着马姐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马姐的阴影下,一路从工附,到育明高中,再到清华。看到网上好些人在膜拜两位大神,我在提到两位马姐是我一个高中一个初中甚至还是同一个初中班主任这件事实的时候,心情,很复杂,真心。

首先是骄傲,大连银,还是俺们高中初中的,跟牛人沾上点光,多少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当想到自己弱爆了的事实,唉……给母校丢人了!好多清华的同学在问及我跟马冬晗马冬昕当了这么多年的校友是什么感想,我笑而不语,我只是大学、高中、初中校友,而已。还有那么一些人或许在个人履历上可以加上“从小学开始跟马冬昕马冬晗成为校友”这浓重的一笔。

我有时候在想,我跟两位马姐差了两届,就已经受到了如此强大的范围伤害,那么真真正正和这两位姐妹同届甚至同班的同学呢?岂不是要郁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纵观八字班(2008年入读清华的学生)这一届,除马氏姐妹之外,我们还出了一个计算机系学分成绩第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牛人们。这些人,都算是“别人家的孩子”吧!

小时候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孩子说“恨爹不成刚”

在我看来,“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不了解的体现,但是当“别人家的孩子”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的周围,甚至是食堂吃饭坐在我对面的那个呆呆傻傻的二货,我相信那时候我会对“别人家的孩子”免疫。再换一种方式说,或许,在一些人眼里我们自己也是那个传说中只爱读书不爱打游戏琴棋书画斧钺钩叉样样精通的“别人家孩子”,但实际上呢,熬夜打过游戏,白天翘过课,不见deadline不落泪,小学就放过学校的梅花鹿。这些在家长眼里属于绝对不可容忍级别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所以我在他们眼中,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没有资格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算来算去,可能成为我们这些人的榜样的人选,也只有像马姐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了。

其实对于我自身来讲,我是真真正正对马冬昕马冬晗(至今没记住谁是姐姐)佩服得五体投地,无关智商,无关梦想,仅仅是她们这三年如一日的坚韧。这一点我想即便是那些不屑于努力的人来说也是不得不承认的。至于两位马姐为什么事隔一年再次红遍网络,我强烈怀疑是有怀有特别用心的人刻意而为之,最近又流传一个传说中的马冬晗学习计划时间表,你认为这么理智的人会允许自己多年以前的计划表流传到网上吗?再说,大神抑或是学霸是不需要计划表来约束自己的,挂时间表的,都是些啥?大家都懂……

我记得我对马姐的态度从可望不可及到由衷佩服是从我听到的那个不太好笑的笑话:说两位马姐分别在精仪系和化学系担任二字班的辅导员,说一个二字班(2012年入读清华的学生)小新生来精仪系报道,先是经历了几天马冬晗大导的摧残,披荆斩棘成功转系到了化学系,见到化学系二字班辅导员,大喊:我去!怎么又是你!

瞬间大神形象变可爱了有木有!

上个学期大连育明的反清复明校友会在桃三搓饭,席间马家姐姐爆出有男朋友的事实,马家妹妹便暴走八卦了有木有!!!这些人在尔等看来是不是根本就是无厘头啊!

随着对两个人了解的深入,大神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崩塌,取代的名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特别厉害的校友。我也希望这对双胞胎能完成她们的梦想,这样我以后再不争气也能多一份谈资。

其实,“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广大群众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一类人,就是这样因为了解而逐渐被我们意识到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只是个平凡的人,只不过某种优秀的品质促使他们成为我们中的佼佼者,这在家长的眼中,就约等于“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想讨论中国目前的这种教育观念,首先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我很喜欢,我没有经历过那种一直都活在“别人家孩子”阴影之下的生活,我也没有能力去评判哪种教育更适合中国的儿童。

回到主题,作为一个孩子,虽然已经老大不小,依然对“别人家孩子”存有强烈的反感心理。我也请求家长,或许你能看到这篇文章,或许你能忍受文中无数次跑题最终看到这个位置:我请您稍稍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毕业了要找工作了,回家无意间念叨了一嘴:我们宿舍那傻帽他爸把他弄到某某国企去当主任了,连面试都不用。你听到这些会怎么想?请相信,他也不是有意说给你听,也不是要刺激你做些什么,只是无意,正如同你当初无意间就把“别人家的孩子”蛮横地拉过来与自家孩子比较,一样。

当父母学会了不说“别人家的孩子”,孩子长大了,也就不会说“恨爹不成刚”了。毕竟,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路都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

讲述人:板上钉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0级学生)

栏目策划:搜狐评论 华声在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