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国际评论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巴黎气候大会,不要变成三个和尚的故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海外网

  独孤九段 侠客岛

  恩,在文章开始之前,岛叔给大家讲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啥?人少的时候,喝水是利益相关的,所以没法分担责任,但人一多起来后,责任分散了。谁都不想承担更多责任,算计着自己干多干少了,所以,就都渴着呗。

  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也遇到了这么个尴尬事儿。

  京都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科学界就发现了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对世界气候变暖的影响,所以一直有声音呼吁整个世界联合起来共同面对这个生存大问题。但那个时候还是冷战期间,联合国层面上的合作掣肘太多。

  直到冷战结束后的1995年,首届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大会才在柏林召开。之后坚持着每年召开一次。全球变暖的预言已经被世界各国媒体广为传布,所以,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利益考虑,气候协定的缔约国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集齐了差不多全世界200来个国家的签名。

  但这一长串的签名,并没有召唤来神龙,反而引来了二十多年无休止的争论、扯皮。

  在全球气候大会的二十多年历史中,能记录历史的也就屈指可数这几次。第一次是1995年的柏林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拥有第一批缔约国,这算歃血为盟了。第二次就是著名的《京都议定书》,1997年在日本东京达成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过,作为当时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却在签字后反悔了。

  2001年3月,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美国这两个理由,开启了今后近二十年世界气候问题无休止的扯皮。

  超龄

  老实说,1997年之后,虽然有巴厘岛路线图、德班平台、多哈修正等等所谓的气候谈判进展,但世界读者最耳熟能详的还是这五个字“京都议定书”。也就是说,这近20年来,气候谈判框架还是没能进一步突破。而“京都议定书”在当时签署的时候,有效期只有15年,2012年到期。

  事实上,《京都议定书》早已超期服役。原本计划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签署一个规划2012-2020年的新议定书,最后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吵得太厉害,黄了。怎么办?只好让《京都议定书》再延长5年有效期。2012年,在卡塔尔多哈,又开始谈,还是谈不拢,得了,再延长8年。

  老这么拖下去总不是办法,所以有不耐烦的国家,如加拿大、日本、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直接“恕不奉陪”了。

  而这一次巴黎气候大会,就是要达成2020年之后的新协定,你说难不难?

  扯皮

  近200个国家开会,唧唧歪歪,乱乱哄哄。

  分歧主要有:要不要把190多个缔约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不要实行“共同责任但有区别原则”?是否双方承担共同责任,不再提历史责任?这是根本的分歧,也是老掉牙的话题。

  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在同一片雾霾里咳嗽,但谁干的?有分歧。发达国家说,我们这碧水蓝天的,环境好得很,就是你们发展中国家天天烧煤、能耗高,把世界污染了。发展中国家说,温室气体可以在地球上存在数百年,这百年前,我们也是碧水蓝天的,你们才乌七麻糟的。几百年的污染积累下来,总不能吃干抹净不认账吧。我现在要脱贫、要发展,把排放额度掐的那么死,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吵!

  好在发展中国家“人多力量大”,压力下,发达国家口头上承诺“共区原则”,但在一些实际问题上,比如减排目标的分担、技术和资金支持等(2020年前,落实每年1000亿美元的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资金),就背离了“共区原则”,磨磨唧唧不肯出钱。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各自发展水平不同,也未能达成一致,自己阵营也难以拧成一股绳。

  今年巴黎气候大会,外界津津乐道的是参会的国家都带来了自己国家2020-2030年间的减排计划,但问题又来了,现在169个国家提出的减排计划,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计算,减排目标加总后大约会减少40~60亿吨碳当量的排放,这离“2摄氏度”所对应的2030年减排需求,仍然相距120亿吨。

  才是计划任务的1/3不到,余下的这120亿吨的任务,怎么分摊?难!

  中国

  所以,这次大会前,外界普遍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先看一组数据,目前,中国GDP占世界的12%,能源消费量占22%,碳排放量接近全球的30%,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过去十年间,全球能源消费增量超过50%来自中国,全球碳排放增量中有60%来自中国。所以,在整个气候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中国这个最大体量的碳排放国的立场,就尤为重要。

  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前,有境外舆论呼吁中国成为此次峰会的领导力量,这也是变相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在这点上,中国应该保持清醒,站稳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不希成为领导者,但至少可以成为榜样。

  比如,在二十多年的气候谈判中,大家总是希望能谈成一个大的框架性协议,自上而下对所有缔约国产生约束,这个机制极其容易陷入推诿扯皮。那换一种思路,老扯皮不行啊,时不我待,先干起来再说。

  与其吵吵,不如把各自的减排目标定好计划,都带到会上来,把主动权交给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目标、分任务,基于自愿,也是承诺。这叫“国家自主贡献”。中国已经向世界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并在2030年达到总排放量的高峰值。

  在中国的带动下,中美去年利用习奥会达成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气候变化达成共识,本身就是对巴黎气候大会非常积极的信号,虽然不幸被美国参议院否决。而今年,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夕,法国总统奥朗德还特意飞趟北京,就中国的态度探底。中法双方达成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给法国以巨大的支持。

  在气候问题上,最大碳排放国中国不再纠结于扯皮推诿,这自然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在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中国也郑重把绿色发展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中,这不仅是中国感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更是在回应民众关切,夯实执政基础。

  无论巴黎气候大会能不能达成新协议,中国也会继续走绿色发展道路。望望窗外的雾霾如此深重,你就知道这事儿有多急迫。等庙着火了再找水,一切晚矣。

  文/独孤九段

star.news.sohu.com true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star.news.sohu.com/20151201/n429020522.shtml report 3121 独孤九段侠客岛恩,在文章开始之前,岛叔给大家讲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啥?人少的时候,喝水是利益相关的,所以没
(责任编辑:UN656) 原标题:巴黎气候大会,不要变成三个和尚的故事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热点推荐更多>>

搜狐社论更多>>

南方水灾堪比18年前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详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