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观察家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尹中立:证监会为何屡屡警示股民风险

来源:财经网 作者:尹中立

  自2014年第四季度股市出现牛市以来,证监会已经多次通过各种方式提示股市风险,仅仅是刚刚过去的4月,提示风险的次数就有3次之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五一”节后主流媒体也一改之前看多的舆论,开始提示股市的风险。

  个人认为,从当前的股票市场运行看,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借钱炒股现象怎么看

  牛市中的赚快钱效应使得有些投资者倾向于借钱投资股市,通过增加资金杠杆的方式放大盈利,但资金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以放大盈利,也可以将亏损放大。在成熟市场里,一般只有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才会采取放大资金杠杆的方式投资股票,散户投资者不敢采用。

  借钱投资股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把自己的住房或其他资产抵押给银行,融得的资金投资股票;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股票值押融资,即所谓的“融资融券”方式,这是一个比较规范的融资方式,透明度比较高;第三种方式是配资,这是证券经纪人私下与投资者之间的融资交易,没有法律、法规制约,属于灰色地带。很多银行资金正是通过该途径进入股票市场。所谓的“伞形信托”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运作方式,它打通了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通道,将银行与证券市场之间的资金防火墙给拆除了。

  我们能够看到的融资方式是第二种,每天都可以看到最新的数据。2014年年初的融资余额是3000亿元,至2014年年底,增加至10000亿元,今年前4个月,融资余额已经突破18000亿元,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增加了8000亿元。另外,证券公司的股权质押业务规模也已经达到7000亿元,相当一部分也进入股市。

  从融资炒股的规模看,截至4月底,总数量大约为3万~4万亿元(其中:规范的融资业务规模为18000亿元,股权质押规模为7000亿元,配资规模约5000亿~15000亿元左右)。融资买入股票的数量已经超过实际流通市值的15%,而欧美主要股市的融资数量占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

  无论是哪一种融资方式,都存在着强制平仓制度,一旦股价下跌触及强制平仓线,投资者账户的股票就要被强制卖出,投资者将血本无归。更重要的是,如果股价累计涨幅过高,融资数量过大,一旦股价出现下跌,则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股价连续跌停板,引发系统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陆投资者是第一次遇到可以融资炒股的牛市,对其中的风险认识不足,也许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或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1985年~1990年台湾出现大牛市,投资者纷纷通过融资交易额放大资金杠杆(这也是台湾投资者第一次遇到可以融资的大牛市),期间台湾股票指数上涨了近20倍,通过融资交易的投资者获利丰厚。但1990年年初台湾股市出现下跌,仅仅8个月时间股价指数下跌了80%,大多数融资客血本无归,很多中产阶层的财富归零乃至负资产。导致了台湾岛内社会动荡,民进党等社团因此发展壮大。其中的教训深刻,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2008年我国A股市场也出现过大幅度下跌,但并没有出现类似当年台湾股市崩盘所出现的社会危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2008年我国股市还没有实行融资融券制度。

  如今,我国投资者第一次遇到可以放大资金杠杆的牛市,在分享资金杠杆给自己带来利润倍增的快乐的同时,对资金杠杆在股价下跌过程中的残酷性还缺乏认识。这恐怕是监管层不断提示股市风险的关键因素。

  股市过热可能产生的影响

  股市过热,可能对金融运行产生较大的冲击,推高市场资金成本,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剧。

  当前,市场中流行着一个观点,认为“股市将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国家战略”,这是很多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重要理论支撑。从现实情况看,企业负债率过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难题,通过大量发行股票来补充资本金似乎能化解此难题。但从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股市繁荣来化解企业高负债率风险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是因为: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只能使少数企业解决高负债率的问题。比如,我国在2007年大牛市的背景下,当年通过股市融资的总量达到1万亿元,创历史之最。按照当前的上市速度,每个月大约可以解决30家公司上市,一年最多能解决约400家公司发行股票上市。从融资数量来看,IPO融资总量大约可以达到5000亿元,再融资数量大约可以融资5000亿~10000亿元,即一年通过股市融资总计约1万~1.5万亿元。而2015年新增的社会融资总量估计可以达到18万亿元左右,股票市场解决的融资数量只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0%左右。

  但股市的快速上涨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人民银行已经连续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提高了,根据笔者的调查,北京市企业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在春节后上升了近10%。4月,尽管人民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1个点,但由于股市的虹吸效应,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资金紧张。

  可见,股市活跃虽然可以增加新股发行,但毕竟发行股票融资的企业数量很少,但市场利率飙升则让所有企业的经营及融资受到影响,使金融可能脱实向虚,与发展股市的初衷相悖。

  总之,当前的股票市场累积了较大的风险,可能干扰了正常的金融市场运行秩序,监管部门通过提示风险及采取降杠杆方式来化解风险就势在必行。

star.news.sohu.com false 财经网 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50525/3890268.shtml report 2469 自2014年第四季度股市出现牛市以来,证监会已经多次通过各种方式提示股市风险,仅仅是刚刚过去的4月,提示风险的次数就有3次之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五一”节后主
(责任编辑:UN656) 原标题:尹中立:证监会为何屡屡警示股民风险

我要发布

热点推荐更多>>

搜狐社论更多>>

南方水灾堪比18年前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详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