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社会评论

借枣庄矿难之机再次追问制度执行

来源:大洋网 作者:李千帆
2011年07月07日10:45

  新华网消息,7月6日18时45分,山东省枣庄防备煤矿有限公司井下-255米水平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一台空气压缩机着火。当时有91名矿工被困事故区域,截至7日上午7时30分,已有63人成功升井。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矿难的煤矿一个矿井口正冒出熊熊浓烟,散发出刺鼻的煤气味。事故现场停放着多辆消防车和救护车,救援人员正在兵分多路,实施救援。

  生命宝贵,我们在守望生命祈祷矿工平安升井的同时,需要对这起矿难进行追问,探究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因为只有最大可能排除人为过失,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几率。根据以往观察经验,此类事故往往难以脱离人为过失的影子。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并没有透露在事故发生时有没有煤矿领导带班,这也是需要媒体和公众特别关注的地方。

  众所周知,为了强化矿山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10月制定通过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并自2010年11月15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每次井下作业都需要有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副总工程师带班,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在井下现场,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者实施行政处罚。规定执行后,也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于是,这就需要当地进一步证实和披露制度执行情况。如果有领导带班,当事故发生时可曾有效地协调指挥矿工升井;如果没有,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在平时领导下井的制度有没有不折不扣执行,当地的安监部门有没有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追问两个技术性问题。第一,技术改造扩能工程的验收是否合格?根据媒体报道的信息发现,该煤矿为低瓦斯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10年6月完成扩能至15万吨/年的技术改造,我们看到此次扩能达两倍之多,而且于2010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短短8个月之后便发生重特大事故未必是偶然;第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空气压缩机着火,故障出在哪里?空气压缩机因为动力来源简单方便,成本较低所以应用非常普遍成为很多工厂企业的动力源,当然也可以用来高压空气爆破采煤和凿岩推进。应用的广泛也导致了事故发生频次的上升,搜索一下会发现很多案例,例如浙江“奉化12·3”火灾事故曾经导致6人不幸遇难,最小的遇难者才4个月大。压缩机使用强度非常大,主要部件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空压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也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客观而言,从近期媒体的报道来看,灾难性和事故性的报道多集中于洪涝灾害以及车祸,矿难在逐步淡出公众的关注视野,这是好现象,是中国煤矿血色消失的迹象,更是几千万煤矿工人的福气。每一次的矿难都令人纠结痛心,毕竟谁都不愿看到生命陨落骨肉分离,但愿被困矿工能平安升井。

(责任编辑:UN84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