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纷纷上马的风力发电厂大多是形象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长苗圩3月7日在参加湖北团小组讨论时语出惊人,他点名批评了甘肃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站,称其是“典型的形象工程”。(3月10日 《京华时报》)
近年来,代表委员越来越敢说的背后,体现着民主政治的进步,体现着代表委员履职意识的提升。某种意义上说,公众看两会、看代表委员,就是看他们说话的胆量大不大、水平高不高。在公众心目中,真正的“明星”还是那些敢说能说的代表委员。
苗圩直指风力发电项目多为“形象工程”,正是敢言的表现。发言中直接点名批评更显可贵,因为点名批评是敢说的高度体现。
中国是个注重“人情”的社会,批评人往往需要艺术,很讲究技巧,否则就会让“人情”难堪。一些领导者即便在工作经常批评人,但也往往是美其名曰:“对事对不人”,这样,批评的对象往往被泛称为“某地某部门”,难以具体问责。点名批评在现实语境下甚为稀缺,即使在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建言批评不合理现象,也选择了不指名道姓,讲话的分量也就大打折扣。
其实,每一种批评都应该是基于事实而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既然如此,就应该“对事又对人”。那种不点名的批评,就像隔着靴子搔痒,很难起到真正的实效。正因为如此,点名批评才显得可贵,才能敦促有关人员改进工作。
作为民主政治的风向标,全国两会具有传导性,会上的一些好的做法往往推广成为政治时尚。公众看两会,不仅看发展大计,也看民主气氛。希望两会发言能够更多一些批评,希望代表委员们在批评时能多一些点名批评。从而带动全社会一扫相互吹捧、一团和气的不良作风,形成求真务实、顶真做事的好风气。